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三农”情怀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7月13日,江西农业大学“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前往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走入乡土中国深处,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研。
知麻鸭保种艰辛,汲养分明青年志
大余麻鸭科技小院专家兰旅涛老师、刘平老师、庄煜老师、高晓娜老师带领实践队成员走进大余麻鸭科技小院、了解小院基本情况。小院是为麻鸭养殖及鸭副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服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大余麻鸭的提纯复壮保重开发为发展方向,通过“科研+公司+农户”产学研模式、运用多种农业服务的方式,推动乡村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践队成员深入大余麻鸭临时保种场进行参观,了解小院日常工作,并参与饲喂、捡蛋、记录麻鸭采食量和体重等基础工作。随后,实践队成员跟随小院负责人到肉鸭养殖地进行参观并在实践队老师的指导下对实地环境土壤、肉鸭饲料等进行采样,以更好地挖掘赣南地区富硒土壤对肉鸭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肉鸭的营养品质等。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成员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农科学子,应具备将科学技术运用在实际生产的能力及以科技践行“服务三农”、以科技助力“绿色发展”、以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使命与担当,为科学选育麻鸭、完善其良繁体系、扩繁其种群数量贡献青春力量。
走深调研固学识,助推学子成人才
实践队成员在兰旅涛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江西省大余县“养好牛”公司进行走访调研。公司经理向实践队成员介绍公司以育肥牛为主要产业,所采用的牛种为从东北运输的西门塔尔牛,其因生长周期短、肉质鲜嫩,具有优良的经济价值。该公司的牛场自动化设施完善,牛的排泄物可进行生物利用,能较好地解决生物污染的问题。实践队指导老师对该牛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其饲料优质、环境干净卫生,提出要注意好疾病防护、及时处理病牛的建议,以减少损失。通过此次的牛场参观,实践队成员学习到了种牛培育、肉牛养殖、废物处理等相关知识,将实践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受益匪浅。随后,实践队成员前往大余县丰牧肉牛养殖场。在与养殖场主交谈得知,该养殖场采用牛栏圈舍圈养肉牛的传统模式进行养殖,目前正面临着因饲料价格高、肉牛出售价格低引起的经营困难,并急需引进具备肉牛养殖相关疾病预防等知识技术的专业人员,实践队指导老师就此问题向养殖户提出建议。通过这次走访调研,实践队成员不仅了解了养殖企业与养殖户的养殖情况差异及不同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还明确了奋斗的方向,以成为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切实解决农户实际问题。

江西农业大学“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在走访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三农”。时代总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通过调研,实践队成员深刻地认识到自身有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