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3年7月11日上午,长安大学赴青海海东“青春聚力促振兴,互助共赴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七塔尔村互助土族农民红文化珍藏馆开展学习实践。
走进珍藏馆,映入眼帘的是“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实践队员在王得仁爷爷口中了解到此纪念馆始建于2019年6月,它倾注了王得仁夫妇一生的心血。王得仁爷爷经过几十年辛苦地奔跑,走遍中国大江南北,个人出资收藏红色文物,走到哪儿收藏到哪儿,只为让后代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铭记生活的来之不易。此馆在2021年4月被中共互助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命名为“互助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图为实践队员与王得仁爷爷在珍藏馆前合影
纪念馆里珍藏着不同时代的纪念章,八路军、新四军、抗美援朝志愿者等革命军队的军服,不同时代的革命物品……一张张散发着历史厚重感的照片,一本本富有时代特色的弥足珍贵的革命书籍,琳琅满目的各种老物件都深深浸染着实践队员的精神,眼前不由闪过一幕幕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画面。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学习红色藏品
图为珍藏馆部分藏品
走上二楼,满满当当的各类红色题材展品被密密麻麻的排放、悬挂在三个房间的墙上、展柜里。不同版本的《毛主席语录》、领导人文选,早期的报纸和杂志期刊、画报、青海地方史、像章、连环画、老照片、信札、文献资料等等,这些展品都富含着鲜明的时代特色,都具有强烈的精神传承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探讨红色文物

图为王得仁爷爷为大家讲解红色展品
之后,实践队在对王得仁爷爷的采访中了解到,建立红色博物馆的初衷仅仅是因为个人的喜欢与收藏,省吃俭用,积少成多,慢慢地藏品越来越多,便用家里地第二层的三间房当展厅,目前为止一二楼都摆满了珍贵的红色藏品。王得仁爷爷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实践懂得珍惜革命先辈用汗水、热血为后辈们换来的美好生活,用自己的一份青年力量传承好红色文化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资源是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挖掘好、整理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王得仁爷爷
供稿:曹亚彤
供图:景诗童 王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