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淮秘剧————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许吴卿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戏曲种类也丰富多姿,地方戏尤其多种,地方戏虽不如国剧那般的盛大但也有属于地方剧独特的风采,为此,我们团队就淮剧这样一种地方剧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我们小组有幸邀请到了当今淮剧的领头人物,国家二级演员,曾获全国戏曲红梅大赛金奖,上海戏剧家协会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淮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上海“文广新人”等奖项,登台2021戏剧频道春晚的邢娜老师作为我们对于淮剧了解的一位中间人,邢娜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淮剧的发展史,淮剧在上海的发展,以及邢娜老师和淮剧的渊源,各地各类的剧种等。
先是邢娜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淮剧在苏沪地区的整个的存在以及发展的状况,大体上是上海淮剧团起牵头引导作用,其他江苏12个淮剧团各自发挥着传承淮剧以及在本地发展淮剧的这样一种任务。“最最优秀和最最中坚力量就在上海,然后他们创排了一部一部的经典的作品,比如说大家知道的白蛇传啊,白娘许仙的故事啊,秦香莲啊,陈世美秦香莲的故事啊,这些都是传统戏,都是从我们上海话剧团慢慢的推推推推推广到。”
淮剧在上海的发展也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关,邢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环境,“最早的时候就是我们老家那边发大水,以前因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很多人呢,就就逃难,逃到了上海来做比较苦力啊等等啊,就底层的一些工作,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他们就想念我们的家乡戏。然后他们就在杨浦那一块呢,就开始拉围子,拉围子什么概念呢?它没有剧场,就是一个布,一拉它就是一个背景,然后一些业余的这些啊,带有家乡口音的人就在那边唱。就随意的唱。后来慢慢时间长了之后呢,从拉维开始进去唱。那后来就是我的老师筱文艳老师,剧泰斗啊,他他们后来建国以后就成立了上海剧团,然后上海剧团有一批优秀的老艺术家。”淮剧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特定环境之下在上海发展起来的。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发展,那些迁过来的苏北人也因为拆迁等等原因远离那样地方,淮剧的观众也在不断的流逝,淮剧的受众也在减小,淮剧进入低迷期,但一部新淮剧《金龙与浮游》又一次将淮剧重新拉回到观众的视野之中,让淮剧又一次重现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邢娜老师同时也给我们讲述了她学习淮剧的一些故事,那年她只有17岁,和妈妈一起来到了上海,睡在一张只有90厘米宽的床上,妈妈问她要不要回家,邢老师的选择是坚持继续学淮剧,明天五点起床练功,在水泥地上不断练,有幸邢娜老师得以拜筱文艳老师为师,继承了筱派淮剧,让淮剧发扬。
现在的淮剧发展得到了国家很大的支持淮剧,上海淮剧团也迎接了江泽民,邓小平这样的领导人的接见,现在的淮剧团更加发展迅速,不断有小孩子开始接触淮剧,不断的年轻演员学习淮剧,淮剧在国家支持之下也在盛大发展。
希望淮剧能够越来越好,让淮剧传承到更加盛况。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16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爱心支教进社区:传递希望与关爱
  • 爱心支教进社区:传递希望与关爱
  • 为积极响应二十大号召,更好的传承志愿服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2023年7月10日湖北医药学院怡敏义务支教志愿服务队在顾
  • 大学社会实践 08-16
  •  “寸心”赴山东省单县乡村振兴调研团
  • 科成工院“工科赋能·乡村振兴——初心永驻小分队
  • 知行促法治,普法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