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是革命基因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坐标,为深入研究党的奋斗征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爱党情怀,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百韵香,与世蕴新火”文化赋能实践队的成员于7月21日前往高唐县博物馆党史文化展厅参观学习,并为在场少先队员讲解党史。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全国革命文物图片选粹展》。
高唐县博物馆党史展厅坐东朝西,入门处放有一块红底金字“前言板”,板上以简洁干练的文字介绍了展厅的主要内容,板后是庄严的入党誓词。展厅中央陈设了《毛泽东选集》、杨厚基的公文包等革命文物。展厅四周的墙壁上是对中共党史的系统介绍,党史介绍分为“革命岁月”“建设年代”“改革篇章”“奋进新时代”四个专题,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为轴线,借助图片展示、文字解说,结合革命文物展览,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的伟大奋斗历程,书写了中国共产党拯救民族危机、推动民族发展的壮丽篇章,再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现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内涵与奋斗历程,同时倡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牢记使命,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革命文物《毛泽东选集》。
实践队员满怀崇敬之心仔细阅读,充分了解百年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从“开天辟地”到两万五千里长征,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不断蜕变,浴火重生,成就辉煌!在专题介绍中,还有许多革命榜样的感人事迹。实践队员驻足于展厅中央,仔细观察其中的一个公文包,公文包的主人杨厚基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参加谷官屯暴动;“七七”事变后,曾说服国民党三区区长李汉卿带10余人加入抗日行列;并担任民团朱九文部的工作,使之改编为八路军冀鲁边游击支队特务一大队,最终于1939年4月23日在禹城县对日战斗中牺牲。回首党的奋斗历程,正是杨厚基等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奋斗,以坚定的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
在参观学习后,实践队员为身旁的少先队员进行党史知识的相关讲解,将伟大的革命历程、不懈奋斗的精神火种播撒在少先队员的心中。实践队员根据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结合展板上的图片为少先队员讲解了“革命岁月”专题里面的感人事迹以及“改革篇章”专题里面的南极科考站等内容。在实践队员的生动讲解下,少先队员不仅被共产党人伟大的牺牲精神感动,还对科技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示很开心能够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了解到有关我国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历史讲述着百年大党可歌可泣的故事,文物镌刻着党员如火如荼的决心;实践队员的讲解不仅是在寻红色记忆、忆往昔峥嵘,更是在传承中国共产党有胆有识的魄力。实践队员通过讲解党史,深化个人对党史的理解,筑牢红色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并为后期宣讲党史的实践活动做好相应准备。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少先队员参观“革命岁月”专题。

图为实践队员为少先队员讲解“改革篇章”专题。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实践队员表示,参观党史展厅只是学习并传播党史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将会以多样的方式继续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接受信仰洗礼,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筑牢思想之魂、补足精神之钙、夯实行动之基,坚定“四个自信”,在理想信念的灯塔指引下继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