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农村基本养老服务,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水平。7月27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研究生“红色护理梦健康乡村行”赴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聚焦失能老人的照护质量,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深入乡村,了解失能老人现状 失能老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能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照护服务,成为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实际情况,研究生团队采用了入户调研和与乡村医生沟通的方式,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倾听老人们的心声。
入户调研:走进失能老人的生活——
团队成员在当地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访了多位失能老人家庭。团队成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医疗需求、家庭支持等方面的信息。在入户调研中,团队成员不仅记录了每位老人的基本信息,还倾听了他们的心声,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和对关爱的期待。在每一个家庭中,团队成员不仅仔细观察老人的生活环境,还与老人及其家属进行了深入交谈。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许多失能老人由于缺乏专业的照护,生活质量较低,甚至面临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困境。
在与一位90岁高龄的失能老人交谈时,他说道:“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人陪我聊天,帮我做些简单的事情。”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意识到,失能老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照护,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
与乡村医生沟通:了解医疗服务现状——
除了入户调研,团队还与当地的乡村医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乡村医生是农村医疗服务的第一线,他们对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照护需求有着最直接的了解。通过与乡村医生的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虽然乡村医生在照护失能老人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和专业知识的欠缺,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一位乡村医生表示:“我们这里的医疗资源有限,很多时候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护理服务,专业的照护知识和技能缺乏,使得我们在面对失能老人时感到力不从心。”这让团队成员们更加意识到,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是改善失能老人照护质量的重要途径。
调研成果与反思 通过一天的调研,团队成员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照护需求,还涉及到乡村医疗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与团队成员的讨论中,大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
调研显示,失能老人的照护质量普遍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许多失能老人缺乏专业的照护人员,家庭成员往往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而无暇顾及老人的日常需求;乡村医疗设施相对落后,医疗设备缺乏,专业的医疗服务难以到位;许多家庭对失能老人的照护知识了解不足,导致照护质量不高;社会对失能老人的关注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总结 此次“三下乡”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失能老人照护质量的重要性,也让成员们看到了乡村医疗服务面临的挑战。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团队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为提升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通过实践团成员们的努力,能够为更多的失能老人带去温暖与关怀,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