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研究生三下乡 “关注失能老人,守护夕阳红”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29     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成健康中国”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并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对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成为重要任务。为积极响应国家推进健康中国的号召,7月27日-7月28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研究生“红色护理梦健康乡村行”赴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进行调研。27日来到了草原村、虎形山村,28日团队成员来到了大托村、万贯冲村,聚焦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护质量,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聚焦照护质量,面对面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亟待关注和解决。农村失能老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他们在生活自理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因此,了解农村失能老人的晚年养老生活现状,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7月28日下午,实践团成员们来到大托村、万贯冲村,首先是大托村村医李医生,已在村里工作了多年,对这里的老人们情况十分了解。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着我们走访了几位失能老人,与失能老人面对面进行深入交流,倾听老人们的心声。
  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不少失能老人基本上离不开人看护,而他们子女都有自己的家庭,只能由兄弟姐妹轮流照顾;独生子女独自承担照护失能老人的责任,表示压力很大;有的子女已是70多岁的老人,他们自身就需要照护,再让他们照顾上一辈老人更是力不从心了。所以,就有了孙子照顾祖辈父辈的双重尽孝现象;农村失能老人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互动。他们往往独自度过漫长的时光,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些现象让实践团成员们感受到关注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质量,改善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刻不容缓。


  聚焦乡医质量,面对面交流
  我们的社会实践团来到大托村和万贯冲村,带着对农村失能老人照护问题的关切,和乡村医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这次实践活动,旨在了解农村地区在老年人照护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
  大托村李医生指出,对于失能老人,除了身体上的照护,更需要心理上的关怀。他表示,许多老人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感到孤独和无助,常常需要有人倾诉和陪伴。万贯冲村乡村张医生与我们分享了自己近几年的实践经验。他提到,尽管医疗条件逐渐改善,但缺乏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依旧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失能老人只能依靠家属照顾,然而在年轻人外出务工的现状中,留守老人往往得不到充分的照护。张医生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支持,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使本地居民能够学习到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在与乡村医生的交流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失能老人因缺乏基本的生活照护而出现了医疗问题。例如,一位老奶奶因行动不便而未能按时服药,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建立起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网络显得尤为迫切。我们建议,乡村医生可以发挥社区的桥梁作用,定期组织走访和健康评估,并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照护方案。


  最后,我们在村委会召开了一次小型座谈会,听取了村民们的想法。许多村民表达了对老年人照护问题的关注,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资源和服务进入到村里。通过与社区的互动,我们意识到,只有依靠居民的参与和政府的支持,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农村老年人照护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将所收集的信息整理成报告,向有关部门建议,更好地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我们的努力,也许无法立竿见影,但希望能为改善农村失能老人照护状况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何丽平 王锦 欧璐 卢艳梅 邹黄珏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贵州大学数统学院研究生会暑期实践队:探索“黔货出山”农村电商发展  践行“立碑实践”助力
  • 【青话村韵】海宁市褚石村丨用心浇灌共富之花,走好褚石振兴之路
  • 回首红岩史,报业救中华
  • 为探寻《新华日报》在抗日救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7月21日,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知渝·探忆”实践团前往《新华日报》总馆旧址进行实
  • 大学社会实践 07-31
  • 【青话村韵】海宁市虹桥社区丨长寿有秘方,幸福在虹桥
  • 【青话村韵】海宁市东升村丨蚕桑共富,乡村振兴
  • 古韵筑辉,乡村焕新——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古韵兴辉”实践队赴闽浙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