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大河汤汤,藏于一方:河南工业大学学子寻根之旅–探寻黄河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4-08-24     阅读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哺育中华儿女的同时也见证了太多的兴衰更替,俨然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镌刻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为开展“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黄河文化传承实践队于6月27日前往黄河博物馆进行访问和调查,开启黄河寻根之旅。此次实践目的旨在了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文明发展、水患治理等历史变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彰显黄河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之力。
首先,进入序厅,迎面而来的是毛主席的话: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由此可见,黄河对我们整个民族的重要性。黄河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图一为黄河博物馆大厅图片
接下来进入第一展厅:流域地理。主要讲述了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形成了我国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也催生了万里巨川–黄河。黄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穿越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孕育了广袤的华北平原。实践队员参观了第一展厅,了解到九曲黄河的形成发展。
第二展厅主要讲述了黄河孕育了无数人民,许多生物在这里得到繁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黄河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伴随着农业、冶金、文字等的发展和使用以及城市的建立,思想文化兴盛,奠定了民族摇篮的基础。实践队员追随着讲解员的脚步,逐步了解到石器、骨器、农业、手工业、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政治的发展变化,感受到了黄河文明的伟大。
                                                                                           
                                                                                                               图二为实践队员和参观者一起听讲解
随后进入第三展厅:千秋治河。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治水密切相关。 虽然从大禹开始,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治河,也有过若干相对安稳的时期,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修堤一淤积一决口一改道”的循环局面 。历朝历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进行长期而艰难的治理, 积累了丰富的治河思想和技术。我们的队员对现场观众做了一些采访,发现对黄河水患了解的知之甚少,因此我们更要重视对黄河文化的宣传。在现场,我们还看到了历朝历代对治理黄河的记录,例如:清乾隆皇帝御笔题诗碑拓片、道光二十三年水情奏折和保障滎河的一樽石雕,寄予了人民对治理黄河的希望。
                                                                                                     
                                                                                                                            图三是实践队员在采访参观者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第四展厅:治河新篇。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由历史上以防治下游洪灾为主转向全流域大规模除害兴利、综合治理,传统治河技术与现代水利技术相结合,确保了下游岁岁安澜,改善了生态环境,为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黄河水患带来的危害,因此我们更要学习治河知识,为治河提供新方法。
                                                                                       
                                                                                                              图四为众人在观看黄河调水调沙视频
最后我们来到了第五展厅:千秋治河。我们的队伍跟随众人一起观看了第四展厅,了解了黄河治水的历史和措施,对古人以及如今的治水技术大为惊叹。新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当前我国治水主要矛盾变化,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促进流域人水和谐,为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千百年来,黄河用她的玉液琼浆喂养了我们,看着我们在她身边茁壮成长。黄河仿佛是上天赐予人间的一条神河,养育了无数的炎黄子孙。黄河将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形成屏障,挡住了外敌。古往今来,外国人都对中国的疆土垂涎三尺,但对黄河这道防卫线,又急的直搔头,无可奈何。黄河如同中国的哨兵,无论风吹雨打,都屹立在那里。黄河养育我们成长,黄河保卫我们家园,黄河激励我们前进。
传承黄河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我们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把握其时代价值 , 黄河文化的魅力展现给世人。同时,黄河的曲折与波澜,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的历程。在传承黄河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敬畏之心,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之力,我辈义不容辞!
                                                                                         
                                                                                                                       图五为实践队员和参观者的大合照
作者:张奕梦    来源:吴钰,吴彤,魏梦晗,姚琳,张鑫,张奕梦,周瑞雪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趣味折气球,快乐伴成长
  • 为了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锻炼孩子们的耐心,丰富孩子们的成长之路,2024年8月23日上午,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启明之旅支教队的志愿
  • 大学社会实践 08-24
  • 沉痛的回忆,静默的哀思
  • 沉痛的回忆,静默的哀思
  • 为传承红色精神,树立爱党报国新念,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追寻红色革命足迹”团队于八月七日来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
  • 大学社会实践 08-24
  •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法智润心昭正义,凝心聚力正当时
  •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华服锦绣传薪火,党建引领树新辉
  • 说好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 南京师范大学“心随‘绿’动,步‘绿’不停”团队深入探索上海垃圾分类新时尚·垃圾分类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