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龙马肃行团”奔赴甘肃省宕昌县,以“寻迹红脉·守护绿韵·法润乡音”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重走长征之路,感悟红色精神,调研特色产业,深入乡村一线,倾听群众心声。发挥法学专业优势,聚焦难题,探索创新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财经报国、法治兴乡”的青年担当。

(一)重走长征路,感悟红色精神
团队先后前往会宁会师园、天险腊子口,他们怀着敬畏缅怀的心,在纪念碑下久立,走进纪念馆。专业讲解员全程深度导览讲解,依托核心史料,梳理长征背景、战略决策及关键战役,深入阐释了伟大长征精神的核心内涵。听着讲解员生动的叙述,当年的历史场景似是历历在目,湿润了成员们的眼眶,坚定了他们“财经报国,青年力行”的信念。


成员们最终抵达红军长征的重要决策地——哈达铺。在这里,他们参观了哈达铺会议旧址、红军长征纪念馆,沿着红军街重温革命历史。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感人故事,成员们深刻感悟到红军将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背后所体现的实事求是、信念坚定的精神内核,深深激励着每一位成员。
(二)深入乡村调研,倾听群众心声
在赓续红脉的同时,团队深入哈达铺镇及玉岗村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成员们走进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

通过与村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深入交流,团队了解到乡村振兴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村民们表达了对发展红色旅游、改善基础设施的支持,同时也反映了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从获取到的第一手资料出发,开展理论研究,探索法学知识迁移解决民生难题的新路径,在乡村振兴的篇章上留下中财学子的身影。
(三)体验特色产业,感受发展脉动
团队还考察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在官鹅沟景区,成员们体验了生态康养旅游项目,了解当地如何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团队成员观摩了药材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感受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实际成效。
通过这些实地考察,团队成员对宕昌县推动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实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追寻革命足迹到倾听群众心声,从感悟长征精神到体验乡村发展,龙马肃行团的甘肃之行是一次深刻的实践教育。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学习,在调研中思考,不仅提升了综合素质,更加坚定了“财经报国、法治兴乡”的理想志向。这支年轻的队伍,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