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师范生,“以知识为帆、以爱心为桨,陪伴孩子成长”的信念始终扎根在我心中。今年暑假,太湖街道东绛社区爱心暑托班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传来,我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主动承担起儿童安全看护、作业辅导与拓展活动协助的工作,决心以满腔热忱与细致关怀,为孩子们编织一段充实又温暖的暑期记忆。
每天清晨,暑托班的教室还未热闹起来,我的身影已穿梭其中。我会提前到岗,逐一检查桌椅是否牢固、活动角落有无安全隐患,把可能威胁孩子安全的细节一一排除。待孩子们欢快地走进教室,我便成了他们最亲近的“学习伙伴”,陪着大家围坐在一起攻克暑假作业。看到孩子对着难题皱起眉头,我从不会直接告知答案,而是俯身蹲下,用温和的语调帮他们梳理思路,从题目关键信息切入,引导他们一步步找到解题方法;作业完成后,我又拿出提前选好的课外书,和孩子们一同走进故事里,听他们兴致勃勃地分享书中趣事,或是为故事角色争论不休,每一个充满童真的瞬间都格外动人。
深知孩子们对新鲜知识的好奇,我还利用课余时段,为他们开设了趣味英语“启蒙小课堂”。考虑到传统英语教学容易让孩子觉得乏味,我特意花心思将知识点与孩子的兴趣结合:把英文单词放进热门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让孩子在“击退僵尸”时轻松记单词;把英文数字编进熟悉的“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儿歌,伴着欢快旋律,孩子们跟着我反复哼唱,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数字的英文表达。每次教学时,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踊跃跟读的模样,我便觉得所有的准备都格外值得。
暑托班的日常不只有学习的收获,更有多样的拓展活动点缀。每到下午,社区会邀请专业人士带来各类特色活动:既有满含爱国情感的“礼赞国旗创意摆台”,也有尽显传统文化韵味的“非遗扎染”“敦煌鼓面生花”,还有兼具教育意义的禁毒教育馆参观活动,每一项都让孩子们满心期待。而我始终守在孩子身边,全程主动搭手:活动前,依据孩子的性格与特长合理安排座位,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楚参与;活动中,来回奔走帮需要材料的孩子找工具,若孩子因小误会起争执,我会耐心听双方诉说,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化解矛盾;对动手能力稍弱、进度较慢的孩子,我会握着他们的手一步步教技巧,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收获快乐与成长。

在所有教学场景里,趣味英语课堂的互动时刻最让我难忘。课堂尾声,我设计了“单词背后认读”比赛,孩子们争着举手,生怕没机会展示自己。当有孩子睁着好奇的眼睛问“老师,月亮的英文怎么说呀”,我笑着给出答案后,全班孩子齐声喊出“moon”,声音清脆又响亮;下课的时候,还有孩子小心地收好课堂用的单词卡片,说要带回家接着学。这些小小的举动,像一束束暖光,照亮了我的志愿服务路,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老师”的幸福与成就感。
这段志愿服务经历,让我对小学阶段孩子的性格特点与相处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既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也需要细致的关怀。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柔的称赞,就能让他们变得更自信;而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用更耐心、更包容的态度去倾听和引导,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我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筑牢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我真正懂得了奉献的意义。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叫我“老师”,当他们把画好的画悄悄塞到我手里,当他们围着我讲生活里的小秘密,看着他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心里满是难以言说的喜悦与满足。我明白,自己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为孩子的成长助力,这种用自身力量帮助他人的感觉,比任何收获都更有价值。
往后,我会一直记得在东绛社区爱心暑托班的这段时光,继续践行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会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用更扎实的知识、更温暖的爱心,帮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在教育之路上坚定前行,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