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踏寻红色足迹,青春接力续写百年初心

    发布时间:2025-08-25     阅读
    来源: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先辈足迹队
                      踏寻红色足迹,青春接力续写百年初心
导语:
      7月15日至20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建党104周年之际厚植青年家国情怀,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先辈足迹”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奔赴三处红色地标——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北旺镇航天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与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先辈足迹”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历史厚度,以心灵感悟信仰力量,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主体:
百年征程砺初心:党史馆中的信仰长河
实践地点:北京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7月15日,实践团成员步入庄严肃穆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部气壮山河的奋斗史诗在眼前徐徐展开。从南湖红船微缩模型前感悟“开天辟地大事变”的惊雷,到长征主题展厅沉浸式体验“野菜充饥志越坚”的豪情;从脱贫攻坚数据墙上触摸“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复兴号”模型前感受新时代驰骋的脉搏——千万件文物与多媒体技术交织,构建起穿越百年的信仰长廊。在“飞夺泸定桥”场景复原区,成员们脚踏铁索光影,耳畔枪炮轰鸣,深刻体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铮铮誓言。实践团负责人王同学在电子留言屏郑重写下:“历史不是冰冷的展柜,而是奔涌向前的星河,吾辈当以青春为楫,奋力逐浪!”


图一 “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先辈足迹”实践团成员参观党史博物馆的合影

星火初燃照前路:新青年旧址的觉醒之光
实践地点:北京市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7月16日,实践团成员走进北大红楼深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如时光琥珀,封存着思想惊雷。斑驳的木桌、老式印刷机静默无言,却仿佛回荡着百年前振聋发聩的呐喊。泛黄的创刊号上,陈独秀《敬告青年》的疾呼力透纸背:“青年如初春,如朝日!”讲解员轻触当年排字工人使用的铅块,感慨道:“这方寸之地,曾点亮民族觉醒的火种。”阳光透过菱形窗棂,为成员们手中的《新青年》复刻文献镀上金辉,与墙面上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墨迹交相辉映。此刻,新思想的萌芽地与新时代青年的思考在此共鸣,完成了一场跨越世纪的青春对话。

图二 “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先辈足迹”实践团成员参观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合影

勋章闪耀话忠诚:聆听退役军人的热血丹心
实践地点:北京市西北旺镇航天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
      7月17日,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走近一群特殊的“历史教科书”。胸前勋章累累的老兵们,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烽火岁月。曾驻守雪域高原三十载的张建军老人,轻抚泛黄的军功证,目光如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界碑在哪,军人的魂就在哪!”服务站内“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标语与老兵们挺拔的身姿交相辉映。成员们记录下的不仅是枪林弹雨的故事,更是融入血脉的忠诚与担当。一位队员在笔记中写道:“他们用青春守护山河无恙,如今仍在社区发光发热,这就是红色基因最鲜活的传承。”

图三 “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先辈足迹”实践团成员走访西北旺镇航天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时所

从《新青年》振聋发聩的启蒙号角,到党史馆气吞山河的奋斗史诗,再到退役军人胸前永不褪色的赤子勋章——北京林业大学学子以四天三地的红色溯源,触摸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命密码。当青春足迹与先辈热血征程重叠,“星火”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悟:红色基因并非尘封的往事,而是奔涌在新时代青年血脉中的精神长河。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节点,北林青年必将以“替山河妆成锦绣”的担当,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让红色基因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壮阔征程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责编:周云
社会实践推荐
  • 踏寻红色足迹,青春接力续写百年初心
  • 7月15日至20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建党104周年之际厚植青年家国情怀,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先
  • 社会实践 2025-08-25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