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茉莉雅韵传孔庙 文化薪火共绵延

    发布时间:2025-08-25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茉莉雅韵传孔庙 文化薪火共绵延
 
(通讯员 杨雯丹)导语:2025年7月2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队南通一组走进孔庙社区,成功举办《茉莉花唱红全中国,唱响全世界》主题宣讲活动。活动如文化春雨,滋润着社区居民心田,传递传统文化魅力,激发文化传承热情,取得圆满成功。
 
  夏日炎炎,孔庙社区活动中心却弥漫着浓厚文化氛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队实践组员如春风化雨,将《茉莉花》悠扬旋律与背后文化故事娓娓道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筹备阶段,实践组员展现高度责任心与专业精神。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资料挖掘组实践组员深入查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何仿音乐生涯回忆录》等权威文献,力求从繁杂资料中探寻《茉莉花》起源与发展脉络。组员还走访地方文化馆,与馆内专家深入交流,获取大量珍贵一手资料。为挖掘更多鲜为人知的创作细节,实践组员联系何仿先生学生,从回忆中拼凑出何仿先生创作《茉莉花》时的点点滴滴。
 
  打磨宣讲内容时,实践组员反复推敲每一个故事,力求生动鲜活。精心设计PPT,运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将《茉莉花》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传播历程直观呈现给观众。从场地布置到物资准备,从人员安排到流程设计,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实践组员的心血与智慧。
 
图为实践组员在宣讲 潘杰供图
 

  活动当天,孔庙社区活动中心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而温馨。实践组员以孔庙深厚文化寓意为切入点,迅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用生动语言、丰富表情,讲述《茉莉花》如何从地域小调逐步升级为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从田间地头传唱,到登上国际舞台辉煌,每个阶段都凝聚着无数心血与努力。
 
  讲述何仿先生改编《茉莉花》过程时,实践组员特别设计“时光对话”环节。通过角色扮演,重现何仿先生在田间地头记录民歌的场景。只见“何仿先生”手持纸笔,专注聆听老艺人演唱,不时记录下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现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年代,被何仿先生的坚守与付出深深感动。一位年长居民感慨:“以前只觉这歌好听,现在才知背后有这么多人守护,真是了不起!”
 
  互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实践组员精心准备“猜歌识曲”“文化知识问答”等活动,吸引众多居民积极参与。居民们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居民不仅加深对《茉莉花》的了解,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少居民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希望以后能多举办。
  宣讲过程中,实践组员默契配合,展现高度团队协作精神。原定PPT操作员突发不适,后勤组实践组员立刻挺身而出,迅速熟悉操作流程,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这种“不缺位、多补位”的意识,让活动从流程到细节都稳稳落地。无论是台上的宣讲者,还是台下的后勤保障人员,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活动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组员的合照 潘杰供图
 

  活动结束后,社区居民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了解《茉莉花》背后的文化故事,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几位爱好音乐的居民主动询问能否加入后续的文化沙龙,希望深入学习民歌知识。这充分证明贴近生活的文化传播能够真正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让传统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
 
  此次孔庙社区宣讲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播实践,更是团队协作能力与责任担当的集中展现。实践组员深刻体会到,传播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而是要用群众听得懂、愿意参与的方式让文化“落地生根”。只有让传统文化走进群众生活,才能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未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队实践组员将继续挖掘优秀文化背后的故事,让更多像《茉莉花》这样的经典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态度,投身于文化传播的事业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撰稿:杨雯丹 图片:潘杰)
 
责编:周云
社会实践推荐
  • 茉莉雅韵传孔庙 文化薪火共绵延
  • 2025年7月2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队南通一组走进孔庙社区,成功举办《茉莉花唱红全中国,唱响全世
  • 社会实践 2025-08-25
  • 踏寻红色足迹,青春接力续写百年初心
  • 7月15日至20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建党104周年之际厚植青年家国情怀,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先
  • 社会实践 2025-08-25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