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湘大学子三下乡|线上线下调研相结合,让非遗绽放时代芳华

发布时间:2023-07-14     阅读

发扬优秀传统,传承民族基因,沁润非遗文化,滋养时代精神。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十万余项。学手艺难,守手艺更难。不同非遗的生存状态苦乐不均,部分非遗传承“断档”、面临产品没市场等难题,如何深入挖掘和提炼非遗内涵,使其适应时代发展成为新兴课题。这不仅是政府和非遗传承人所要担当的任务,更是大学生应当主动承担的责任。

为了进一步探究非遗文化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现状,掌握人民群众对当地非遗文化的了解情况,湘潭大学“弘扬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调研小分队以汨罗非遗“打倡”与“长乐甜酒”为例,面向广大群众,积极以线上问卷与线下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活动,调查活动于2023年7月12日截止,共计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约190份。“打倡”与“长乐甜酒”的知名度在当地仍有推广空间,走向全国的宣传推广仍任重道远。

汨罗,地处湖南北部,位于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这里既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行吟求索之处,也是开国元勋任弼时同志诞生成长之地,被誉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蓝墨水的上游、文化人的圣地”。

《九歌·东君》中记载道“緪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打倡是南楚巫倡礼俗传承至今的一种祭祀仪式,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民俗信仰价值、文化传承价值、艺术借鉴价值。

“回味无穷的甜酒和荡气回肠的故事会是长乐的两张靓丽名片。”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曾说。长乐镇以甜酒产业作为敲门砖,敲开了农民致富的大门,布下了一盘凝聚乡村发展动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好棋。长乐甜酒对非遗文化实现发展产业和彰显文化相结合,农、文、旅、体“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遗忘,且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打牢精神印记,为传承续薪火。“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广泛开展,越来越多非遗项目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支持重要非遗项目活化传承发展工程,为古老技艺注入崭新力量。

立足非遗传统,发掘市场力量。在传统文化热潮持续高涨的当下,非遗传承可以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现代生活相连接。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弘扬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调研小分队以汨罗非遗“打倡”与“长乐甜酒”为例,通过调研发现非遗文化的发展成效,分析其发展模式是否可推广,从而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探索具有进一步上升空间的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传统非遗与时代精神融合发展具有借鉴性意义,让非遗项目绽放时代芳华。

作者:高菲菲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胡杨学子三下乡:以今日为舞台,以明日为坐标
  • 山理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实践感悟
  •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历时20天,我在实践调研中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土人情,本以为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情感,但却有种宾客入归,回到家乡的感
  • 三下乡 2023-08-11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传温暖力量,振乡村文化
  • 营养助振兴,健康乡村行——西农学子三下乡活动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榕树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文化振兴的“守”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