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寻觅下寨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7-14     阅读

在党和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背景下,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并且积极响应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入乡村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7月8日至21日,广州新华学院村香晨韵社会实践队深入普宁市占陇镇下寨村,扎根乡土,打造下寨名片,共同探寻“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之路,将“田园综合体”项目成为助力下寨村振兴的发展动力

寻访下寨村

实践队的15名成员来到下寨村寻觅村香,围绕着“田园综合体”项目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进行实践和研究。亲身走进乡村深处,感受田园风度,实践队队员们各展所长,用独特的眼光发现细节,用相机记录每一个瞬间,和村民面对面相谈甚欢,用手中的笔描绘每一个画面,真正展现出下寨村之美。

实践队出发合照

村民是振兴的活水源头
“为农民创收,为集体创收”是7月8日下午4点下寨村第一党支部书记陈伟彬同志接受采访时的回答,短短一句话,述尽发展情。“田园综合体”项目中村民是重要环节,村民是乡村发展的活水源头,更是乡村振兴的主角。
陈书记接受实践队采访

前往项目规划地考察
在陈书记的带领下,实践队实地考察了“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规划地。经介绍,下寨村正逐步建设基础设施,机耕路、水渠、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毕,数字化农业也在发展当中,依托5G,未来会发展无人机农药喷洒、远程视频监控等现代化农业设备。
陈书记向实践队介绍发展情况

“田园综合体”项目新模式
农业建设是乡村发展根基,在寻访过程中了解到,下寨村在原有田地上创新发展项目,建设现代式农田。将农田区块式划分,选用应季及市场销量高的作物进行种植。根植于田地,开发出农旅一体化研学活动,如“农耕课堂”、“稻梦空间”、“稻田英歌舞”等,深耕出下寨独有的风格。
规划好的田地与机耕路

聆听民声
为深入调查实际情况,探究民意和村民对项目建设的需求情况,以获取更多调查数据,实践队于7月11日寻访下寨村,与村民面对面交流。
 
据便利店老板陈女士介绍,自己会带孩子去“柜族小镇”游玩,如果“田园综合体”项目落成后可以和孩子去观光。不仅如此,在疫情冲击后,近几年很少有游客来往,经营的便利店经济越来越不景气,希望可以借这次机会将下寨村推广出去。
陈女士接受实践队采访

在采访途中,实践队遇到两位村里的留守老人,据了解,以往会去稻田和荷花塘路旁散步,但因为路途遥远、子女外出工作,加上行动不便等原因,不再常去。但愿意去感受田园生态,重要的是可以和家人加强情感沟通。
采访后的实践队员表示:“乡村振兴不仅是为了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留守老人多与家人团聚。”
村中老人接受实践队采访

下寨英歌舞
7月12日晚上八点,实践队到下寨村文化广场探访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采访了英歌舞指导员陈先生,陈先生希望可以通过实践队让更多人知道英歌舞。不仅如此。实践队向英歌舞“少年队”请教并亲身参与到英歌舞的练习中,收获颇丰。

本次实践队三下乡活动对“田园综合体”项目和下寨村乡村振兴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深入调查,看到了下寨村建设后发生的巨大改变。在寻访调查中了解村民对项目建设的意愿和经济发展需求。从乡村建设中感受到作为青年大学生更应怀揣乡村振兴的信心,投入到建设队伍中去,共同探寻乡村发展型模式。
实践队工作照
作者:廖晓轩    来源:村香晨韵社会实践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胡杨学子三下乡:以今日为舞台,以明日为坐标
  • 山理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实践感悟
  •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历时20天,我在实践调研中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土人情,本以为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情感,但却有种宾客入归,回到家乡的感
  • 三下乡 2023-08-11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传温暖力量,振乡村文化
  • 营养助振兴,健康乡村行——西农学子三下乡活动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榕树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文化振兴的“守”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