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在唤醒沉睡土地资产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发布时间:2023-07-16     阅读
  (通讯员张秀婕张韵蕾)【导语】7月5日-7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安宅正路”实践调研队赴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探索宅基地盘活利用模式,以唤醒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经过6天的实践调研,队员们收获颇多,深有感触。
  
  7月5日,随着大巴车的刹车声,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安宅正路”实践调研队便到达了荆门市沙洋县。在此地,我们将开展主题为“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充分唤醒农村沉睡土地资产”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在这里我收获了无以伦比的成长,感受到意义非凡的充实。
  
  图为调研队员来到沙洋县农村经营管理局。通讯员张秀婕摄
  
  朗朗晴空,万里无云。翠绿的田野沐浴在温暖阳光下熠熠生辉,稻浪如绿丝绒般随风轻拂。弯曲的小路两旁,葱翠的树木竞相生长,自然芬芳扑鼻而来。蝉鸣声与风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田野的赞歌,在耳边回荡。
  
  “千里汉江,楚韵悠长”,7月5日至7月10日的六日之间,我们团队深入美丽富饶的沙洋县,走访了大大小小的六个村落及地区,包括马台村、郭店村、付场村、闸口村、滨江新区以及三峡土家族村。
  
  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我们的团队得以更直接地了解村民关于闲置宅基地盘活的看法和意愿,新农村建设与千百年来形成的农耕文化不定时的发生着碰撞。在我看来,迁村腾地,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也仿佛是一场社会变迁。集中与分散、城镇与乡村、传统与现代,文化互相交融,在每个村民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和冲击。
  
  图为调研队员入户调研。通讯员张秀婕摄
  
  6天的实践调研,辗转各地,我们留下了辛劳和汗水,也收获了丰富与珍贵的经历。每一天的醒来,每一天的奔波,我们全情投入,穿梭于城市的喧嚣和乡村的宁静之间。这段旅途中积攒了很多劳累,然而,这一切的辛劳都被那份充实感所淹没。那种深入乡村的亲近感,那种聆听人民心声的宝贵体验,都化作了心头的甘甜。这些珍贵的时刻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多样和丰富,使我们从村民的角度深入了解其需求和期望,也为我们理解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7月10号是我们团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日,我们与校领导一同前往沙洋县农村经济管理局,参加了沙洋县农村经营管理局—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隆重挂牌仪式。会上,张安录教授发表讲话,他强调:“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把沙洋县宅基地改革模式呈现给全国,将湖北省试点转变为全国性示范,让湖北的宅基地改革经验推广至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本次大学生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无疑为广大的大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探索未知的大门。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仪式,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平台,一块肥沃的土地,让我们的梦想可以在这里扎根、生根,并茁壮成长。
  
  图为沙洋县农经局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通讯员张秀婕摄
  
  未来,这片实践基地将不仅仅是存在于纸面上的名字,而是将不断拓展合作范围,将更多有识之士聚集于此,推动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在这里,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去尝试、去创造,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宅基地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农民土地使用权益和农村发展的全局。为了取得更好的改革效果,必须在政策落地后确保改革方案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兼顾各方利益,并获得广大农民的理解与支持。通过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的探索,我们看到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如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增加等。这些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宅基地改革不仅仅是土地利用形式的改变,更是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变。
  
  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找到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在宅基地改革中进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有序改革。宅基地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努力和探索。由于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农村发展情况和宅基地问题,因此,宅基地改革不能只局限于一揽子政策,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序改革。推动宅基地改革深入进行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各级部门、农民群众、学界和社会组织等,形成合力。
  
  在时代的浪潮里明晰命运,在历史的轮盘中找准坐标。乡村振兴,要铸乡村振兴之魂,也要聚乡村发展之力,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在江汉平原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希望青年一代将延续其福泽,肩负起对过去的敬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凝聚创造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向着美好生活继续前进,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作者:张秀婕,张韵蕾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安宅正路”实践调研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胡杨学子三下乡:以今日为舞台,以明日为坐标
  • 山理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实践感悟
  •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历时20天,我在实践调研中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土人情,本以为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情感,但却有种宾客入归,回到家乡的感
  • 三下乡 2023-08-11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传温暖力量,振乡村文化
  • 营养助振兴,健康乡村行——西农学子三下乡活动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榕树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文化振兴的“守”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