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暑期“三下乡”:踏寻革命足迹,开启百丈引擎

发布时间:2023-07-16     阅读
暑期“三下乡”|踏寻革命足迹,开启百丈引擎
2023年7月13日上午9时,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团务中心“芳华待灼,踔厉奋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第五站抵达福州市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
传革命薪火,绘振兴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目前,百丈村依托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罗源百丈指挥部旧址,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发挥红色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打造百丈红色旅游综合体。
追忆峥嵘岁月,践行长征精神
罗源县白塔乡西部的百丈村,地理位置优越,红色资源丰富。1934年8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驻百丈村,在陈氏大院内设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近年来百丈村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
实践队队员们在讲解员雷建珍同志的带领下,走进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罗源(百丈)指挥部旧址,重温红军长征艰苦岁月,切身感悟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人类和平事业,是铸就战争史上的壮举。1934年8月12日,由乐少华、粟裕等同志领导的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抵达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将陈家大院作为指挥部,经前期严密侦察和周密部署,于8月14日凌晨一举攻下罗源县。百丈村村民与共产党鱼水情深,携手共进,依靠党、政、军、民的密切配合,罗源抗日战争最终取得重大胜利。此次攻城战斗极大鼓舞红军士气,有力推动闽东地区革命发展。解说员雷建珍同志带领实践队队员们观摩粟裕将军在百丈村抗日的活动沙盘,回顾抗日往事,感知革命的艰苦岁月。粟裕将军率领红七军团,与当地武装部队在陀市会见,进军罗源,挺进连江,夜宿桃源,同侵略者斗智斗勇,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图 1 实践队队员们参观旧址 摄 许鹭宾、王璐瑶
探访乡村基层,引航百丈红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和创新高地”。实践队队员们在对百丈村村支书吴在建同志的访谈得知,百丈村目前在发展道路中主要阻碍是人才问题和资金问题。百丈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导致村内人才外流,况且村内闲置土地稀缺,无法满足返乡青年的创业需求,影响返乡青年回村发展,从而导致百丈村发展停滞,乡村振兴遇到极大阻碍。据村支书吴在建同志描述,当前经济市场低迷,县政府无法为百丈村提供充足的资金帮助或有力的项目扶持,极度缺乏发展机遇。
针对人才和资金问题,百丈村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来扩大本村知名度,并继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为返乡青年回流打好基础。近年来,百丈村重新盘活水电站,为本村待业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极有力带动本村经济发展。此外,百丈村成立贤乡促进会、乡村合作社等组织机构,加快凝聚乡贤力量,一同助力家乡发展。另外,为节约生活成本,百丈村利用光伏发电技术来减少支出,提高经济利润。村支书吴在建讲道:“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百丈村的发展将会有质一般的飞跃,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百丈村干部的工作理念,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属于百丈村的发展之路。

图 2 实践队队员们采访村支书吴在建同志 摄 许鹭宾、王璐瑶
潺潺流水续发展,家家灯火照前方
百丈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白塔乡百丈村村支书吴在建同志下定决心盘活白塔乡百丈村水电站,主动争取派驻单位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中心的支持,拼盘筹措资金,对年久失修的水电站设施进行修复,有效盘活水电站资产,促进资产增值保值。下岗的村民也因此次盘活顺利返岗,成功让闲置资产“活”起来。该水电站于2023年的3月完成修复,重新并网电运营。目前,由村两委派人兼任电站的管理人员,另外聘请四名工人协助工作。该电站经营的全部收入归百丈村所有,近年来取得的效益非常可观。村支书吴在建同志还提到,在今年准备建立一个碾米加工厂,可以便利村民自主加工,吸引周边村庄前来。该项目将助力百丈村经济发展,起到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的作用。

图 3 实践队队员们与村支部吴在建大合影 摄 许鹭宾、王璐瑶
凝聚乡贤之力提振百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视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特别是以乡贤为代表的本土人才更熟悉家乡人文环境和资源禀赋。据百丈村村支书吴在建同志描述,2012年他来到百丈村,曾邀请60名乡贤成立白塔乡第一个乡贤促进会。百丈村借助乡贤专业强、人脉广、资金多等优势,积极搭建村与乡贤之间的关系,吸引更多的乡贤回到百丈村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期,乡村振兴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乡村空心化及精英流失弱化乡村振兴人才基础;乡贤群体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机制平台暂不具备,发挥作用的空间狭窄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乡贤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更应当积极培育乡贤文化,发挥乡贤促进会在乡村振兴的独特作用,既是历史传承,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  

图 4 实践队队员们大合影 摄 许鹭宾、王璐瑶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百丈村应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打造特色产业,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动力。
在此次社会调研中,实践队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时代新青年,应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肩负民族复兴大业,为实现中华民族崛起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倪鑫乐,林铭琦,曾淞鸿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胡杨学子三下乡:以今日为舞台,以明日为坐标
  • 山理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实践感悟
  •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历时20天,我在实践调研中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土人情,本以为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情感,但却有种宾客入归,回到家乡的感
  • 三下乡 2023-08-11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传温暖力量,振乡村文化
  • 营养助振兴,健康乡村行——西农学子三下乡活动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榕树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文化振兴的“守”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