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三下乡:童心永向党,筑梦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3-07-17 阅读:
湖南信息学院三下乡:童心永向党,筑梦新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3年7月14日,湖南信息学院赴张家界武陵源区天子山小学关于教育关爱的“爱撒乡壤”社会实践团开展红色教育专题活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革命烈士的精神永不湮灭,在烈火中永生。”红色故事,传播的是党的思想理念,传承的是党的精神血脉。湖南信息学院爱撒乡壤团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致力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山区孩子从红色基因中吸取道德滋养和文化精髓,助力乡村红色教育,传播红色文化。而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红色知识,领悟红色精神,支教团队重点开展了红色专题课程,用红色的火把点燃偏远地区孩子们的希望。
观红色电影,忆光辉历史
为延续和传承红色精神,追寻革命者一往无前的首义精神,支教团队致力于农村红色教育,让孩子们发扬青春本色。开启一段红色旅程,切身感受革命年代的风雨历程,让红色精神激励自我、继往开来。此次红色电影,孩子们观影了《建国大业》,感悟到了红色文化,重温了当时艰苦卓绝的历史。通过红色电影教育,孩子们更加深刻理解了红色精神的重要性,同时也将激励他们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读红色党史,悟热血岁月
“我们无法回到那个革命年代,但红色经典中留存着革命先烈们奔走的身影。”守正创新致青春,红色引领担使命,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赓续红色血脉,爱撒乡壤支教团队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传承革命精神,争做优秀团员》的党史教育课,重在培养孩子们的红色精神和感悟,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来源以及团徽、团旗的意义,以革命精神宣讲的方式感悟中国主义青年团积极向上的精神。
唱红色歌曲,传承红色基因
歌声是力量,也是斗争的武器。毛泽东曾评价: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抗日歌曲,筑起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另一道长城。用青春践行初心使命,让活力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此次音乐课,爱撒乡壤团队带领孩子们聆听并学唱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让他们通过音乐感受音符上的红色力量,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人。在支教道路上,爱撒乡壤团队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在乡村的土地上播种希望,与孩子们共同勇往直前,见证历史,书写历史。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指向国家未来。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湖南信息学院爱撒乡壤支教团队致力于发扬青春本色,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将爱党、爱国、爱校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有机结合,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为载体,助力农村教育发展,为孩子们开拓视野,播种红色种子,协助乡村育人,为乡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作者:张政红 来源:“爱撒乡壤”团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山理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实践感悟
-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历时20天,我在实践调研中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土人情,本以为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情感,但却有种宾客入归,回到家乡的感
- 三下乡 2023-08-11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传温暖力量,振乡村文化
- 2023年7月24日到7月27号,为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振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清风鸣爱,情满七月”志愿实践团前往重庆市合川区南津街街道花园
- 三下乡 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