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青科学子三下乡:筑牢“校园安全网”,维护万丰学子生命安全

发布时间:2023-07-23     阅读

——”人生简短,生命可贵“小荷学堂安全教育宣讲

  天湛蓝,树浓绿

  盛夏如期而至

  这是一年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

  但同样

  也是生命最容易流逝的时期之一

  溺水、校园暴力等等问题

  成为了威胁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

图一:最美不过仲夏天,但是”静谧掩埋危险,美丽暗藏杀机“,水域边往往危机四伏。 范庆超 摄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盛夏,混杂着雨水与泥土的芳香,带来了满目苍翠的美景,但也随之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不知是小溪、池塘边茂密枝杈下摇曳的铜钱般的光影吸引了孩童们的兴趣,还是嬉闹、运动后清凉河水带来的快感让人难以抗拒,夏季,也成为了儿童溺水事件的高发期。

  万丰镇当地孩子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没有办法做到时时刻刻监督孩子,加之万丰镇位于万福河、丰收河交汇处,河道错杂,危险水域繁多,近几年青少年儿童溺水事件频频发生。为减少万丰镇溺水事件等悲剧再度发生,提高孩子们在面对溺水事故的应变能力,在万丰镇村委会、团委会及小荷学堂众老师的讨论下,决定实现“实教合一”的教育方式。

图二:小荷学堂老师与团委代表商讨教学方式。 黄河 摄


一、筑牢防溺水“安全网”

  7月20日,青岛科技大学赴巨野县万丰镇——”书山勤径,学海泛舟“乡村支教团在万丰镇村委、团委、蓝天救援队及当地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联合开展了“生命无价,莫欺水”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支教团从溺水者的痛苦、溺水事件对家庭的影响以及溺水事件发生后如何自救及救他三个角度出发,让孩子们认识到溺水的危险程度及生命的可贵之处。

图三:孩子们正在观看近年来的溺水案例,表情中透露着悲伤。闫梦娜 摄

  在蓝天救援队和当地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以人体模型作为演示,模拟溺水者的状态,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溺水的痛苦,教导他们不要私自下水,不应该在危险水域游泳。同时对孩子们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等知识的普及,让他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有计可施。

图四:蓝天救援队队员手把手为孩子们示范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做法。 

 最后,蓝天救援队队员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告诉孩子们施救者的紧张状态与被救者的危险境况,教导孩子们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刻不要去打扰救援人员,同时极力避免自己及身边人陷入这种痛苦的境况。

二、拉稳“防校园暴力”警示钟

  校园暴力,即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它的出现往往是重复性的,持久性的,这无疑会给受害者的童年蒙上阴影,甚至影响孩子们人格的发展。为了让孩子们理清校园暴力的危害,减少校园内暴力崇拜现象,7月22日,青岛科技大学赴巨野县万丰镇——”书山勤径,学海泛舟“乡村支教团于课内为学生们开展了“走进小荷学堂,警惕校园暴力”主题课程。

  在赵彤彤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在了解到校园暴力的危害后,分别站在施暴者与受害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加深了他们对于校园暴力危害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强弱观、善恶观。

  图五:赵彤彤老师正与学生互动,提问孩子们对于校园暴力的看法。 宫雅旎 摄

      经历了“防溺安全教育”及“警惕校园暴力安全教育”之后,同学们对于生命的脆弱与可贵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齐声宣誓:“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努力把握自己的生命之舟,远离危险水域,远离校园暴力,远离那些会使我们陷入不幸的危险’猛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在爱心人士及蓝天救援队队员的携同帮助下,“小荷课堂安全教育课程”顺利结束,孩子们掌握了防溺水、预防校园暴力的诸多知识,同时自觉担任起“校园监督员”,防止身边的亲人朋友遭遇到溺水猛兽、施暴恶徒的袭击。安全工作宣传结束后,支教团成员向爱心人士及村民们表示,他们将积极承担起支教教师的责任,会在后续课程中继续帮助孩子们落实安全保障的相关知识,并联合当地村委、团委筑牢防溺水、防校园暴力的“安全网”,极力避免让悲剧降临在我们身边。

图六:课后,小荷学堂师生于小学前合影。 商文姝 摄

作者:孟思源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赴巨野县万丰镇——”书山勤径,学海泛舟“乡村支教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胡杨学子三下乡:以今日为舞台,以明日为坐标
  • 山理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实践感悟
  •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历时20天,我在实践调研中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土人情,本以为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情感,但却有种宾客入归,回到家乡的感
  • 三下乡 2023-08-11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传温暖力量,振乡村文化
  • 营养助振兴,健康乡村行——西农学子三下乡活动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榕树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文化振兴的“守”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