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湖北学子三下乡:河步经典,鹿鸣现丰收。

发布时间:2023-07-27     阅读

       鹿儿戏是苍梧民间传统的一种戏曲艺术,由舞蹈和打鹿歌发展而成,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为深入了解鹿儿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寻遗琼花”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与传承人黄婆婆进行交流,黄婆婆不仅给团队成员讲解了鹿儿戏的发展,还在团队成员面前表演了一小段。

       鹿儿戏源于民间舞鹿儿。苍梧县民众崇拜鹿,视之为吉祥物。春节期间,人们用竹子加工成篾片,扎成形状十分相似的鹿儿,外表粘上油纸或布料,再画上鹿儿的颜色斑点,挨家串户学着鹿儿的形态舞动,称为“舞鹿儿”,接着唱“打鹿歌”,以示庆贺。“打鹿歌”的内容是根据主户的不同情况编唱祝贺之词,如主户是经商者就唱:“鹿儿来到你家中,恭祝相公生意浓;货物出入如轮转,家财万贯胜陶公。”如主户是务农者,则唱“鹿儿来到你家堂,恭贺各位身健康;一家和睦勤劳作,六畜兴旺谷满仓”。在舞鹿儿和“打鹿歌”演唱过程中,艺人学习、借鉴采茶戏、广东戏,根据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编了一些有情节、有人物、有唱念的俚俗小戏,在“打鹿歌”之后演出,并根据主家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演出剧目。

图为团队成员前往苍梧县的路途照。

图为鹿儿戏小鹿的模型。

图为黄婆婆给团队成员讲解鹿儿戏。

图为黄婆婆与团队成员的合照。

作者:懒猫    来源:社会实践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胡杨学子三下乡:以今日为舞台,以明日为坐标
  • 山理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实践感悟
  •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历时20天,我在实践调研中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土人情,本以为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情感,但却有种宾客入归,回到家乡的感
  • 三下乡 2023-08-11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传温暖力量,振乡村文化
  • 营养助振兴,健康乡村行——西农学子三下乡活动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榕树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文化振兴的“守”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