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踏志愿之行,立青春之志

发布时间:2023-07-31     阅读
西华师范大学“青衿之志”志愿服务队以“引领思想·传承文化·提高素养·健康身心”为主题,以学习党史、关爱儿童、乡村振兴为出发点,以“星海接力,丹心筑梦”为口号,在资阳市乐至县盛池镇盛泉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期八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这次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是我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一份特别的体验,社会实践或许是艰苦的,但收获是巨大的。这次活动是一次双赢的活动!我对农村新变化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留守儿童的出现情况也有更深的了解。整个活动过程进展的也相对顺利,各个成员都热情工作,团结合作,为这次活动奠定了基础。队员们在支教中各施所长,积极的配合和作出的努力都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虽然活动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们并没有止步于此,我们反而加深对彼此的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同时也学到处理应急事件的社会经验与组织活动的能力。
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在农村的日子就是我整个童年,虽然没有城市的繁荣和物质基础,但在农村我就是一只自由自在、欢乐无比的小鸟。走进盛泉村党群服务中心,我仿佛又回到了我那个自由洒脱的童年。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孩子们的调皮捣蛋,还有孩子们的聪明伶俐,无不让我感到开心和幸福。这种幸福感不像是亲人朋友给予的爱,而是把你带进你无法回到的过去的难忘时光。

对于课程而言,第一堂班会课是令我难以忘怀的。刚开始还不懂得与学生如何接触,拿我们大学生的思维的来灌输给他们,也可想而知,我的班会课很失败。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第一天的班会课让我反省深思,我不应该只站在“教”的角度,“教”与“学”是相互的,再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不断地修改着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我尝试着转化我的说话语气,谈话交流时身体微向前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这让自己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他们。慢慢地,我不仅能够融入他们交流的话题,更让我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我每天都期待明天的到来,期待看到他们的变化,期待他们每天都叫我老师,期待与他们有不同的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激励着我勇敢向前,我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次实践中收获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犹记得在最后的一节课里,温馨与浓厚的情意充满了整间教室,也有同学们在此刻留下了泪水却不让人看见,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舍不得孩子们,孩子们也舍不得我们,我们用纸鹤和星星代替我们,写上心愿与祝福,放进玻璃瓶中,用那一个小小的瓶子见证我们与孩子们的感情。并且送上我们集体为孩子们买的文具和字典,写上我们深深的祝福,希望孩子们在接下去的路能走的很好。用相机留下我们一起的一张张合影与笑脸,记录我们曾经的快乐时光。
 
支援一夏,教化一生。支教是我们以自身之识浇灌未来之花,给予孩子们一双眺望更远天空的眼睛;给予他们更多对于美好生活的信心与期待。在这过程中,我们看到过天真无邪的笑容,渴望求学的目光。对团队而言,支教是一种磨练,一种奉献,也是一种收获,我们永远在路上。团队将葆有一颗仁爱之心,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孩子们,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孩子们。此行有爱,我们身体力行勤浇灌,也坚信着支教花开别样红。或许短短八天的时间,我能为他们带去的并不多,但涓涓细流也能汇成大海,也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快乐成长!
(通讯员 王锦)
 
 
 
 
作者:王锦    来源:社会实践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三下乡|共护乾坤万丈河 “旅”助乡村百年梦
  • 胡杨学子三下乡:以今日为舞台,以明日为坐标
  • 山理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实践感悟
  •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历时20天,我在实践调研中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土人情,本以为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情感,但却有种宾客入归,回到家乡的感
  • 三下乡 2023-08-11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传温暖力量,振乡村文化
  • 营养助振兴,健康乡村行——西农学子三下乡活动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榕树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文化振兴的“守”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