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号召,大力弘扬非遗文化,充分激发师生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热情,特别举办第一届行势匠技能大赛。此次大赛以“非遗传承、共绣未来”为主题,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大赛由数字文旅学院主办,黄海彦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行势匠文艺创作工作室、蜀绣(观音绣)非遗工坊、遂州绣娘劳务品牌承办,数字文旅学院文化创意与设计协会协办。自启动以来,刺绣与设计两大赛道历时50多天,吸引近四百名同学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近日,大赛决赛开幕式暨颁奖典礼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龙凤校区B1教学楼下盛大举行。数字文旅学院党总支书记朱春全、副院长李巧义、蜀绣(观音绣)非遗传承人黄海彦、教师代表唐志权、郑丽君、邓静出席活动并受邀担任评委,刺绣赛道20名决赛入围选手及龙凤校区近百名学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活动在精彩的文艺表演中拉开帷幕,民族舞蹈的灵动、流行音乐的激情、古风歌曲的悠扬,让全场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朱春全在开幕词中对年轻学子学习非遗文化给予了高度赞扬,对黄海彦在文化传承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劝勉学生要以匠心守护非遗,以创新传承文化,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决赛开始前,参赛选手代表陈露郑重承诺,将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展现非遗传承者的风采。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端坐在绣棚架前,飞针走线,神情专注。他们手中的绣针如灵动的精灵,在绸缎上穿梭跳跃,将心中的创意与情感化作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学院贴心地为参赛选手准备了午饭,让他们在紧张的比赛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比赛圆满结束。五位评委从针法技术、细节处理、完成度、工艺整洁度、创意附加五个方面对刺绣作品进行打分。下午三点,颁奖仪式隆重举行,由于设计赛道在线上进行,部分获奖同学未能亲临现场,由获奖代表代为领奖。此次颁奖典礼主要针对刺绣赛道获奖者进行表彰,最终决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等奖项。邹灵、王茜分别荣获一等奖,泽仁曲珠、彭林芝、张小倩、官小雨获得二等奖,罗琴、陈露、刘怀菊等荣获三等奖,王英淑、洛机、向大清等11人获得优胜奖。行势匠工作室技术部负责人谭淞尹被授予“行势匠校园技能大师”荣誉称号。
最后,黄海彦在总结发言中对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赞扬了参赛选手们的精彩表现,鼓励选手们要继续保持这份对非遗的热爱和执着,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同时,她希望行势匠技能大赛能够成为一个品牌赛事,持续举办下去,并鼓励同学们继续深耕非遗领域,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