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盛大启幕。在这场农业科技与文化交流的盛宴中,美食展区无疑是最具烟火气的角落。今年农高会美食街精心规划了非遗美食展区,其中陕西特色面食成为核心区当之无愧的主角。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的美食科创团队共赴农高会,探寻陕西美食文化的奥秘。
面塑:指尖上的艺术传奇 农高会C馆中,面塑展位前人头攒动,仿佛一座民间艺术的微型博物馆。面塑,俗称面花、礼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俗情感。西安莲湖面塑制作技艺于2011年列入西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莲湖面塑以小麦面粉为主料,经搓、捏、揉、压等手工技法,辅以牛骨头拨子点、切、划、拨,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植物等立体形象。张倍源坚守传统技艺,积极推动其创新发展。在他的努力下,面塑进入艺术品拍卖及文创领域,这一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为杨凌农高会面塑展品 娜迪拉·阿斯哈尔摄
淳化饸饹面:千年传承的舌尖美味 农高会分会场种子产业园特别设立了淳化荞面饸饹街区。作为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的传统特色面食,淳化饸饹面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陕西面食中的佼佼者。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汉代,相传汉武帝时期因钩弋夫人喜爱而成为宫廷御宴,后传入民间,成为婚丧宴席及待客的必备美食。淳化饸饹面以荞麦为主料,辅以小麦面粉调和,经磨面、调面、压制等十余道工序制成。面条具有“柔、筋、光”的特点,入口爽滑劲道,富有弹性。而其汤底更是独具匠心,佐料丰富,香气扑鼻。

图为淳化荞面饸饹摊位 刘怡萱摄
岐山擀面皮:酸辣爽口的西府风情 在美食展区的另一端,岐山擀面皮的摊位前同样热闹非凡。岐山擀面皮作为陕西地区特有的汉族名小吃,尤以西府宝鸡地区为最佳,2011年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它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具有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的特点,是关中西府小吃代表之一,也是西北最具民族风味的食品之一。岐山擀面皮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调料是灵魂,辣椒油、香醋、盐、味精等调料融合碰撞,使得面条酸辣爽口,香气四溢,小组成员品尝后纷纷称赞。

图为非遗美食展区 娜迪拉·阿斯哈尔摄
杨凌农高会的美食展区就像一个陕西面食文化的展示窗口,小组成员在品尝美食的同时,领略到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面塑的精巧、淳化饸饹面的筋道、岐山擀面皮的酸辣,每一种面食都承载着陕西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成为陕西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未来,这些陕西特色面食将继续传承发展,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