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南方有嘉木,寻味东坑茶”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十余名师生,7月9日在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东坑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致力于了解当地茶产品生产销售等状况,挖掘其中潜质,寻求共同富裕新方法。团队成员奔赴当地东坑村,深入茶山,与当地村委、村民、制茶师傅进行深度交流,了解当地茶叶产品的包装情况。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当地群众的广泛支持。鼓励青年师生走入农产品生产加工第一线,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队深入茶山,探访东坑茶叶高品质的原因。东坑村相较来说地势较高,云雾环绕,最适高品质茶树生长。据村委副主任介绍,东坑村的茶叶都是自然生长起来的,茶叶种植上的人工干预极少,因此都长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要采摘坡度过大的斜坡上生长的茶叶,还需要绑上安全绳以防万一。茶园的病虫害防治还采用物理防治技术,应用害虫诱捕技术,采用太阳电板发电,田间杂草采用人工除草,虽然成本较高但保证了茶叶的高品质无污染,也使得东坑村成为了中国有机茶第一村。
根据了解的情况,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为东坑茶设计了新包装,帮助扩大市场目标人群。既体现当地“ 我们的这种袋装包装可以送礼,也可以自己喝。包装袋里有两盒,每盒里有两罐茶叶。”包装袋整体为棕褐色,正中间写着“天目青顶”四个大字,有竹叶、高山、茶盏等意象,体现出当地茶树的生长环境特点——高山、原生态。
经过一天的观摩茶叶包装过程,实践团队成员对茶叶生产过程才算有了全面的了解,也对于该村茶叶生产方面从多角度提出了可以考虑改进的建议。“我觉得东坑茶叶的包装可以设计地更独特吸引人一些,从长远考虑,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进行一些更具有特色的品牌设计……”
观摩包装过程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都细细品味了东坑茶。当地茶叶炮制的茶汤,茶色青绿,茶香浓郁、清幽如兰,滋味甘醇鲜爽,在炎热的夏季正适合清热解暑、消热纳凉,其中的茶多酚还能缓解夏日紫外线直射。热情的郎琪师傅冲泡了一壶茶叶邀请实践团队品尝,令得实践团队成员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