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渔村美丽嬗变,乡村旅游富村富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新路径

作者:陆艺佳 陈炫宁 张心雨 来源:苏州城市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为了调研苏州市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新路径,2023年7月1日,苏州城市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进行走访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问村内人员、采访村委干部等方式了解灵湖村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3年苏州市委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争当引领示范,打造美丽无限锦绣江南鱼米乡”。同年5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苏州市临湖镇灵湖村成功入选,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从“薄弱村”蝶变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全国典型,灵湖村的实践充分体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资产所有权行使主体,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积极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引领集体成员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以灵湖村成功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为契机,苏州城市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踏入了灵湖村。

探访灵湖,多方声音成就发展硕果

灵湖村的振兴,是多方共同努力的成果。清晨,团队成员踏入灵湖村,开展调研,从游客和本地村民两种不同视角,深入了解到消费者和服务业人员对村内集体经济发展看法和本地旅游业兴起给灵湖村带来的变化。“苏州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在个大城市中也是少有的。”青年创业者——“呼吸森林”创始人周毅在接受团队成员采访时提到。呼吸森林作为最早进入灵湖村的第一批项目,已经成为了灵湖村的一个招牌,是众多苏州人民节假日来太湖周边小憩的网红打卡点。灵湖村利用自身的自然优势,打造太湖生态旅游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了消费的增长,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随着疫情过去来苏州旅游的人数会逐步增加,灵湖村配套设施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周毅强调:“做好自己,扩大自身优势”。旅游业的发展不能是昙花一现,维持长久的发展是重中之重。同时在团队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游客认为灵湖村的宣传与实际景色高度相符,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灵湖村稳扎稳打,用实力说话的发展态度。
图为陈炫宁同学访谈周毅的场景  通讯员  陆艺佳  摄

反转“沉睡”资源,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尾际,团队以座谈会形式,与灵湖村党委副书记就村内集体经济模式下的生态旅游发展进行访谈与交流。座谈会上,高书记详细介绍了灵湖村的自身发展优势,动员村民加入集体经济建设的措施,以及对灵湖村的未来发展规划,同时,高书记也对村内如何安置迁居人民、如何保住生态红线等相关问题作了答疑解惑。通过高书记的回答,难以想象,灵湖村辖区总⾯积43平⽅公⾥且辖区80%的⾯积位于沿太湖1公⾥⽣态保护区内(两条红线),但是灵湖村并未被生态红线所限制,而是化劣势为优势,另辟蹊径,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禀赋资源,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据悉,目前灵湖村依靠太湖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景观,众村集团下属公司苏州众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灵湖村村委会⻄⾯沿太湖⽣态林⾥打造了特⾊森林项⽬——森林⾥野奢度假酒店,每年为村里带来了120万元租⾦收益,这是村里引进的第一个大规模文旅产业,也是灵湖村脱贫致富的起点。在“生态+”新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下,灵湖村积极打造生态绿色消费场景,坚守生态宜居的标准,先后完善了灵湖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灵湖村生态旅游业和集体经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双赢。
图为团队成员与灵湖村党委副书记开展座谈会画面和合影画面  通讯员  陆艺佳  摄

发挥自身优势,引领乡村振兴

集体经济模式下的生态旅游是新时期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灵湖村将村内的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文旅产业,发挥集体经济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金共同推进灵湖村的乡村振兴,用10年的时间,实现巨大转变,成为了集体经济振兴的典型案例,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图为团队成员在灵湖村游客服务中心门口合影留念  通讯员  陆艺佳  供图

图文|陈炫宁张心雨
编辑|陆艺佳
审核|王泽元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9-02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太湖渔村美丽嬗变,乡村旅游富村富民”——集体
  • “紫韵非遗,以文传薪”——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学
  • 村野实践洒汗水 ——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社会
  • 闽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
  • 党史教育记心中 ——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社会
  • “美好假期”助梦圆——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社
  • “云上支教,情暖童心”积极心理品质训练营圆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