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以文学之根 探博物之源

作者:汲芯羽 来源:大学社会实践
在国家的文化发展中,博物馆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场所,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公众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博物馆的发展,了解博物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物寻根社会实践队于1月10日去往日照市博物馆和莒州博物馆进行参观调研。
进行参观,探博物之秘
10日上午,博物寻根社会实践队抵达日照博物馆。进入博物馆需要刷身份证,做到一人一证一码,此外,还设有安检和存包的区域。由此可见,博物馆的安保工作十分到位,并且切实与大数据连接,使进入博物馆的程序变得简洁高效。进入博物馆,一种庄严大气的感觉扑面而来,而进入各个展馆,实践队员便发现各个展馆都有不同的气质和氛围。“日照史前文明陈列”展厅是古朴但又充满生机的,通过模型,古文物及化石,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及古人类的伟大智慧。“日照夏商周文化陈列”和“日照汉代文化陈列”展厅中显得更加大气恢弘,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一一陈列,让队员们对日照的文化历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还有“日照历史名人陈列”等展馆,里面的内容让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
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注意到现在的博物馆相较于以前的博物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博物馆内除了有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解答解说外,还在文物旁边出现了二维码,参观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倾听关于文物的介绍,另外还可以租用解说器,解说其中有实时定位,可以根据参观者的位置与脚步进行自动解说。除了解说形式变化多样,文化与文物展示形式也多种多样,展馆中有大屏幕放映视频,使历史展示变得生动鲜活;有模型展示,让历史场景震撼还原,还有智慧魔墙这种新时代的产物在其中,参观者可以通过触屏的方式点击自己感兴趣的文物进行了解,而智慧魔墙中文物信息的储存量更是浩如烟海,真正的让博物馆数字化、媒体化、科技化,保留古朴的同时还注入了新鲜血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融入生活。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博物馆内进行参观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汲芯羽 摄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4-02-20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博物馆生活化,文化触手可及
  • 博物馆生活化,文化触手可及
  •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在如今的生活中,“到博物馆去”蔚然成风,全国多家博物馆
  • 大学社会实践 02-20
  • 筑文化之桥 连群众之心
  • 连接博物馆与群众,共筑文化之桥
  • 连接博物馆与群众,共筑文化之桥
  • 2021年,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建设“博物馆之城”“
  • 大学社会实践 02-20
  • 以文学之根 探博物之源
  • 以文学之根 探博物之源
  • 在国家的文化发展中,博物馆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场所,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公众文
  • 大学社会实践 02-20
  • 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 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 为进一步了解“红嫂”故事,弘扬沂蒙精神,2024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文化大美,今人共守”实践队成员来到沂蒙红嫂
  • 大学社会实践 02-19
  • 聆听沂蒙小调,回望光辉岁月
  • 聆听沂蒙小调,回望光辉岁月
  • 为深刻体悟红色教育,弘扬沂蒙精神,2024年2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文化大美,今人共守”实践队成员来到《沂蒙山小调》
  • 大学社会实践 02-19
  • 深蓝学院开展“扎根基层卫生,共建健康中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 公益路上,你我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