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相关要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5月28日至6月18日,青岛理工大学薪火传递宣讲团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武当山社区以及长江幼儿园,以“延安精神进社区,红色精神永相传”为主题,开展了两次延安精神的宣讲活动,两次宣讲覆盖1个社区、80多名群众,参与大学生志愿者10人,受益少年儿童60余人。
居民访谈系情谊传递红色显担当 5月31日,薪火传递宣讲团来到武当山路社区,为全社区上了一堂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宣讲会。
会上,延安精神主讲人陈蓓宜从“伟大历程、峥嵘岁月、辉煌成就、经验启示”四个角度分别阐释了延安精神的背景、内涵以及在新时代的意义。
延安精神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七次变化决定了延安精神的产生;同时,陕北的地理与政治环境、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延安的历史与文化、政治环境对革命的影响又使其产生具有偶然性;此外,陕甘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是西北红军的摇篮,进驻延安具有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我们更应牢牢把握延安精神的要义,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永葆革命活力、奋斗精神。
此次宣讲活动的顺利展开,进一步传播好、弘扬好延安精神,使更多人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让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红色宣讲讲故事欢声笑语悟精神 6月18日,宣讲团成员走进长江幼儿园,为了增进小朋友对中国延安革命根据地历史的了解和爱国主义的培养,宣讲团成员带领小朋友们观看了南泥湾的视频,给小朋友们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课。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南泥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我们应该学会独立自主的解决困难,并且要学会转化我们存在的问题。”宣讲人朱玥讲道。
在宣讲过程中,老师和宣讲团成员引领着小朋友们探索延安精神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小朋友们通过绘画、观看视频,了解延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在本次延安精神宣讲活动中,团队成员领悟到延安精神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收获了关于宣讲活动展开的实践经验,明确了青年责任。在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基层、传承血脉,在实践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