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青春承文脉,播种启英才

发布时间:2024-07-15     阅读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志愿者面对面对话乡镇团委书记
       为了更近距离了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乡镇教育,2024年7月13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三下乡“如炬晨曦,皖守童行”志愿服务团队来到新杭镇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志愿团队有幸就当地教育方面采访了新杭镇团委书记沈文均,以此更深入了解新杭镇的教育资源状况以及相关发展措施。

志愿者对沈书记进行采访(王浩然 摄)
     
       在教育资源方面,沈书记表示,近年来新杭镇一直重视且致力于发展教育,但仍存在优秀教师资源向外流失的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杭镇政府提出了“星启航”项目——由当地政府各部门以及当地各大企业集资创建的基金会。它对学生及老师均设立奖项奖励资金以此起到激励作用。在这样师生双方发展齐抓的基础上,政府也对参与基金会的企业的子女实行了相关优惠政策。政府期待形成乡镇人才不流失,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循环。
       在青年大学生支教问题上,沈书记充分肯定了志愿者们利用假期参与乡镇教育的行动,并且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支教施行过程中,政府积极采取帮扶措施,帮助志愿者顺利开展课程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为根本,对当地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亦使大学生的社会成长历程迈出一大步。在如今的电子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使文化与教育传承更简易便利。沈书记认为志愿者的教学成果就是支教特色传承的一大组成部分,耐心教学下的成果对本土教育特色教育模式有着一定影响。采访结束后他还为志愿支教团队送上亲笔一次表达对志愿者三下乡活动成果的期望----学用结合,成人成才。

志愿者们与沈书记关于支教问题的谈论(王浩然 摄)

       此次对沈书记的采访更坚定了志愿者支教活动的深入推行。这项活动不仅为乡镇孩子们丰富学习生活,更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青年志愿者们以青春之名,播撒知识之光,点燃梦想之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志愿者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投身到支教事业中来,用他们的智慧与热情,继续为乡镇教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采访结束后志愿者们与沈书记政府门前合照(王浩然 摄)
作者:任雨轩 岑最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如炬晨曦,皖守”童“行志愿服务队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承文脉,播种启英才
  • 青春承文脉,播种启英才
  • 安徽理工大学志愿者团队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新杭镇进行实践活动,向新杭团委书记就当地教育方面进行采访,以此更深入了解新杭镇的教
  • 大学社会实践 07-15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新时代青年学子致敬焦裕禄精神朝圣之旅
  • 千年瓷都的文化瑰宝——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探寻景德镇,传承与创新之旅
  • 淮师学子三下乡:赴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