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利辛县,2024年7月5-7日——盛夏时节,合工大学子奔赴亳州市利辛县,调研“秸秆变肉”政策的实施及其对乡村建设的促进成果。这次调研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也亲身体会到了现代农业的创新和乡村振兴的力量。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走访了孙庙乡、西潘楼镇和欣浩翔等多个地点,详细了解了当地利用秸秆资源进行肉牛养殖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团队成员与孙庙乡人民政府人员合影/鲁春发 摄)
孙庙乡:秸秆变废为宝,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孙庙乡参观侯彪的工厂,了解到先进技术如何将秸秆转化为高效饲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别的地方还需要你上下跑着去操作监督,很累,而在利辛,只需要开着机器就可以了”侯彪笑着和团队成员分享,因为利辛政府对于秸秆揉丝工厂的建设、机器的购买维修等方面都具提供有政府补贴,在与侯彪的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政策支持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侯彪为团队成员讲解秸秆揉丝工艺/鲁春发 摄)
欣浩翔: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在欣浩翔,团队成员体验到了现代化农业的科技力量。在进入农场之前,团队成员需要通过消毒水喷雾通道,确保肉牛养殖环境卫生的措施。在经过TMR中央厨房时,欣浩翔负责人为团队成员讲解到,该地每天可生产600吨饲料,供应30000头肉牛。让团队成员领悟到全自动化的饲料加工体系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肉牛营养均衡上的相关作用。

(欣浩翔TMR(全混合日粮)中央厨房/鲁春发 摄)
西潘楼镇:牛油加工添新翼,循环经济展宏图 在西潘楼镇,团队成员参观了郭凤强的牛板油加工厂。在郭凤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亲眼见证了牛脂肪从原料到成品的加工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预处理到高温火炼和精炼技术以及最后的过滤化验,每一步都实现半自动化,一个家庭小作坊一年却可生产几百吨,郭凤强也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产品的主要营销地。变废为宝不仅仅体现在由秸秆变为牛肉,更落实在西潘楼镇的每一个角落。

(郭凤强为团队成员讲解牛油精炼技术/鲁春发 摄)
学生心得:实地调研开眼界,乡村振兴献青春 通过这次调研实践,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现代农业和乡村建设的紧密联系,让他们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巨大潜力。此次调研实践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的实践体验。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