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食品吗?”“你们能给它们分个类吗?”7月17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赴硚口区长寿青少年空间,与社区青少年开展了一场题为“告别垃圾食品,健康从我做起”的科普活动。本次宣讲由博士团成员潘晴彦主讲,当地15名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
活动伊始,讲师潘晴彦通过看图问答的形式,为小朋友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食品:辣条、薯片、碳酸饮料等。她不仅详细解释了这些食品在营养学中被归类为“垃圾食品”的原因,还对它们进行了科学的定义和分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小朋友们对这些食品潜在危害的理解,还教会了他们如何在生活中辨别并识别这些食品,从而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图1小朋友指认‘垃圾’食品)
在讲到腌制类食品时,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回答“香肠,加工肉制品”“酸黄瓜”,潘晴彦潘晴彦逐一肯定了小朋友们的回答,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了赞赏。提及腌制类食品的危害,现场的小朋友对“高血压”记忆尤为深刻。
(图2潘晴彦与小朋友们讨论腌制类食品的危害)
接近尾声时,潘晴彦鼓励小朋友积极举手总结垃圾食品的危害,“如果特别特别喜欢吃‘垃圾’食品的话,可以偶尔吃一点点,不可以吃太多,(吃)太多了对身体不好,尽可能的少吃,也可以不吃”“(喝碳酸饮料)容易骨骼疏松,容易让人发胖”“容易得高血压”。潘晴彦对小朋友们的回答给予称赞并进一步做出补充,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垃圾食品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图3小朋友在总结‘垃圾’食品的危害)
在讲到蜂蜜属于健康食品时,小朋友好奇地提出疑问“蜂蜜?蜂蜜也是甜的呀”为了解答他们的疑惑,潘晴彦邀请一位小朋友朗读了蜂蜜的益处:“安五脏,止痛解毒,常吃能防止血管硬化,久服可延年益寿”。在强调健康饮食习惯和控制食量的重要性时,小朋友们积极表达了他们的看法:“水果对我们身体再好,也不能吃太多”“大米吃多了也会(对身体不好)”“吃东西不可以贪心”。
(图4潘晴彦对小朋友的大声朗读进行赞美)

(图5潘晴彦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有序分发文具)
告别“垃圾”食品,健康由我主,是团队成员在本次宣讲活动的想要传达的思想。从什么是“垃圾”食品、为什么是“垃圾”食品到怎么健康饮食,团队成员认为正确认识“垃圾”食品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青少年身体发育及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次宣讲活动,团队成员在“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路上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继续借助学校平台和专业知识的优势,开展一系列针对青少年饮食健康的科普活动,提高青少年对食品营养与安全的认识,科学、健康、快乐地成长。
供稿供图:黄梓君 周卫霞
通讯员:黄梓君 周卫霞 龚琬婷 许宝丹
审核人:吕瑞凯
时间: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