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砖桥舞龙技艺传承人访谈:守护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发布时间:2024-07-18     阅读
  2024年6月8 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该主题与去年的“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相比,突显了保护传承非遗的历史性维度,即过去、现在和将来。赓续历史文脉着眼的是让非遗更好地从历史中走出来,谱写时代华章是要让非遗更好地走进新时代、走向未来。为了能够切实的体会非遗的魅力,感悟深埋在非遗下传承人和乡亲们的精神寄托。2024年7月15日清晨,“如炬晨曦,皖守童行”志愿队带着兴奋的心情前往砖桥踏上了寻找非遗的旅程,以实地的调研了解非遗的守护与创新。
坚守文化之根,赓续历史文脉
  为了更好的感悟非遗的文化魅力,志愿队们亲身参与到了舞龙的表演中,在礼炮的声声震响中,村里的长老念着恭敬的话语,在最后一声礼炮中,志愿队及传承人们撑起支杆开始了舞龙表演。他们走过了村里的每一条道路,为人们祈求平安、粮食丰收,虽然汗水浸湿衣襟,但看到围观人群脸上的笑脸,志愿队员的心中不禁生出暖意。人们群众洋溢着笑脸观赏舞龙表演凸显了舞龙对于砖桥村的意义以及非遗传承的必要性。在社区旁边的操场上,村里的传承人们进行了一场盛大的舞龙表演,我们看到随着支杆的左右摆动、随着传承者灵活的步伐,这龙摇摆着身子蜿蜒前行,时而来个大转身、时而左右压弯;他们的表演活灵活现、惟妙惟俏,现场的氛围也被调动起来,操场上响起一阵阵响亮的掌声和笑声。舞龙不仅是人们的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也是舞龙队对老辈精神的一种传承。
 
(舞龙成员集体拍照    钟启豪 摄)
创新传承手段,健全保护体系
  对于非遗的传承性、非遗保护等现状问题,志愿队进行了一个采访。在采访中,黄书记介绍到:“近年来,在当地政府以及砖桥村社区的大力宣传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到体验非遗文化、宣传非遗文化乃至弘扬非遗文化的事业中。乡村非遗文化宣传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黄主任表示,每逢传统节日,社区都会开展舞龙活动,不仅丰富了乡村社区文化,更激活了砖桥舞龙的文明密码,同时也吸引了一批批的年轻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但对于非遗的传承方面仍然缺少年轻群体,非遗的传承仍需要更多的青年群体参与到非遗的保护行列中去。
 
(传承人表演舞龙    钟启豪 摄)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健时期。行进在新征程上,必须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要主动积极的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及保护中,为非遗的传承及发展献言献策,只有在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办好中国事情,不断地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通讯员:刘浩东)
 
 
作者:刘浩东    来源:三下乡社会实践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团参观广西桂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张湾区红卫街道:与“泥”一起 “陶”出创“艺”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梦飞天使志愿服务队——渠通东向,劈山跨
  • 探访南湖公园,体验生态之美
  • 景德镇古窑博物馆:千年瓷都的历史与现代对话
  • 砖桥舞龙技艺传承人访谈:守护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 村民的小菜园与乡村变迁——暑期“三下乡”乡情民情考察纪实
  • 龙岩学院外语学子赴龙岩紫金山公园开展调研活动
  • 向阳花开:山东大学济南平阴“槐梦”支教队成功开展身心素养课程
  • 南财“萤光”支教团走进乡村学校点亮多彩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