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之旅:在传统文化的脉络中寻觅智慧之光在这个炎炎夏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筑梦家乡,星火长明”实践队,来到了山东潍坊安丘的一处村落,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查。一群怀揣着对传统文化无限热忱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的征途,看古老文明的智慧在新时代的田野间绽放出新的光彩。
一、脸谱宣传墙,演绎千年戏韵沿着主路前行,一幅幅生动的脸谱宣传墙跃然眼前,它们色彩斑斓,形态各异,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生动展现。从忠义无双的关羽,到狡黠多智的曹操,每一张脸谱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物性格和故事传说。这些宣传墙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让村民和游客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中华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二十四节气宣传墙,顺应自然的智慧转角处,二十四节气宣传墙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探访者的目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每一个节气都配以精美的手绘图案,讲述着古人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这不仅仅是对时间节点的简单划分,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体现了古人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洞察力。
三、日晷之下,古人的智慧之光在村中的一片空地上,一座古朴的日晷静静矗立。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确的时间计算方式,向探访者们展示了古人对天文现象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每当阳光透过晷针,在晷面上投射出清晰的影子时,探访者们仿佛能听到古人智慧的低语,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传承与共鸣。日晷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是古代与现代独特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