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桂林理工学子那良镇实践:满载收获,启航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4-07-28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桂林理工大学“边城港荣绘新篇,乡兴国昌展宏图”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广西防城港边陲重镇——那良镇,进行实地调研,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用研学感受民族团结,让思政课“接地气”“冒热气”。
科技兴农助发展 乡村振兴谱新篇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之基。”实践团成员深入那良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在那良镇安置点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座谈,负责人表示:“那良镇近年来依托特色产业,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等措施,在带动就业、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民众的生活质量持续向好,幸福指数稳步提升。”随后,实践团参观了大米加工中心、谷物烘干中心及食品加工生产线,亲身体验了从谷仓分拣到食品加工的全过程,见证了高新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促进就业及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大家充分感受到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活力,立志要让青春之力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故地缅怀忆英雄 砥砺奋斗新征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刘永福故居,实践团通过沉浸参观、实物参观、现场调查等方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血脉。故居内,讲解员生动叙述了刘永福贫寒艰苦、英勇抗敌、心系家乡的传奇一生,其浓厚的爱国情怀与卓越的军事才能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学子的心弦。面对故居内的历史遗物与墙上的弹孔,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纷纷许下誓言,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砥砺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劳动实践绽芳华 青春筑梦正当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团队成员踏上那务村、大村村的土地,开展校园清扫、肉桂园基地翻耕、杂草清除、百香果采摘活动,热“火”朝天收获成“果”,用实际行动传递爱与温暖,践行当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成员们亲身体验农耕之辛、收获之乐,在实践中感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取向,深刻理解了“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的真谛。
那良调研明现状 精准分析创未来
“调研是决策的基石。”充分发挥实践团队的探头和前哨作用,在那良镇,调研团先后在那楼村村委、那良村大队村委、大村村村委开展座谈,探访了电商服务中心、畜禽养殖商店、政务服务中心、荣光社区等地,聚焦民生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基层需求,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调研报告。并结合专业和实践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思考,就乡村振兴规划、环境保护、废物利用等关键议题与政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探讨,共谋发展良策,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
行走壮美边疆,感受乡村发展。桂林理工大学“边城港荣绘新篇,乡兴国昌展宏图”乡村振兴促进团那良之行,收获满满,经验珍贵,感悟深刻。未来,学子们将继续砥砺奋斗、勇毅前行,以青春之名,许下服务边疆、壮美广西的庄严承诺,将青春乐章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持续奏响,让“大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在边疆大地上走深走实。
作者:史昀仡 陈逸飞 龙晓飘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边城港荣绘新篇,乡兴国昌展宏图”乡村振兴促进团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重温红色峥嵘岁月,续写印记奋进新篇
  • 重温红色峥嵘岁月,续写印记奋进新篇
  • 为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进对党史的理解,7月14日,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红色印记寻访团怀着崇高的敬意走进宜兴烈士陵园,
  • 大学社会实践 07-28
  • 寻迹红色文化,探求安岗精神
  • “三下乡”—笛声悠扬,竹笛之声响彻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