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深入汲取“千万工程”智慧精髓,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号召,7月2日至7月4日,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重庆北碚千程小分队前往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开展了一场旨在深入实践、服务乡村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探索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路径,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村官绘梦糯小米,情牵民心促振兴7月2日上午,小分队抵达中华村,中华村党总支书记辛飞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大致介绍了中华村的基本情况。随后,村委会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中华村的特色产业——中华糯小米。据介绍,中华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悠久种植历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中华糯小米,通过绿色种植与现代化加工,不仅丰富了市场健康食品选择,还促进了农民增收与乡村经济振兴,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亮丽名片。
图 1 中华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糯小米及其附属产品
(二)既白民宿话经营,主理人言暖乡情7月2日下午,小分队踏入了既白民宿,仿佛穿越至苏轼笔下“东方既白”的梦幻之境。这座三层泳池小楼,以纯白为裳,现代设计融自然野趣,与山林共舞,营造出超脱尘嚣的避世桃源。既白民宿不仅是一处休憩之所,更是乡村生活美学的典范,创新着咖啡馆的雅致、书吧的宁静与餐馆的温馨等多元业态共生,绘就了一幅生态与现代和谐交融的画卷。
在与民宿主理人王绣华女士的深谈中,我们聆听了从废弃矿山到精品民宿的华丽转身,以及她如何以团队的集体智慧与共同协作,激发周边业态活力,构建乡村文化生活新生态。谈及未来,王女士满怀激情地描绘了管家培训学校的蓝图,期待培养出更多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同时她也坦诚面对年轻人才短缺的挑战,期待通过既白平台,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乡村,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图 2 既白民宿主理人与小分队成员交流
图 3 既白民宿一角
(三)幸福影像映乡景,计划启动记瞬间7月3日上午,小分队踏上了“幸福影像”之旅,心怀温暖,以镜头为笔,深入乡野,绘制幸福画卷。我们分成两队,穿梭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与古朴宁静的村落间,用相机和手机捕捉那些稍纵即逝却直击心灵的幸福瞬间——老人眼角的温柔笑意,孩童无忧无虑的欢笑追逐,家庭围坐共享天伦的温馨场景……每一帧画面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生活,传递着无尽的温暖与希望。与村民的每一次交流,都是心灵的触碰,小分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村人对幸福生活的那份纯真热爱与不懈追求。这份质朴而真挚的情感,如同山间清泉,滋润了每一个人的心田,让这份“幸福影像”计划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记录,更成为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激发了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共鸣。







图 4 “幸福影像计划”部分照片
(四)躬耕田野实践行,农耕文化乐心田7月3日下午,小分队探访中华糯小米衍生品的丰富世界,从日常餐桌上的米面制品,到醇厚诱人的风味酒品,再到那些融合了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的精美礼盒,每一件产品都承载着糯小米的独特韵味与广泛应用的智慧。随后,小分队分两路:一队深入田间,烈日下观察玉米,体验农耕乐趣,共话农业新知;另一队则执镜记录,捕捉田园美景、农忙身影及志愿服务瞬间,力求以镜头传递田野的喜悦与感动,激发社会对农业与农村的关注。两队行动,同心协力,不仅丰富了自我体验,更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图 5 小分队成员深入田野
图 6 糯小米产品
(五)院坝会上聚民心,共谋乡村新愿景7月4日晚,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携手中华村举办“共创巴渝和美乡村——静观夜话第四期”院坝会。会上,中华村党总支书记辛飞明确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目标,激励村民共筑梦想。驻村第一书记华荣彬深情回顾村庄变迁,强调集体经济与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鼓舞村民携手并进。小分队成员积极融入,不仅参与村民表演,还发表生态保护演讲,赢得村民热烈响应,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图 7 中华村院坝会大合照
历时三天,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重庆北碚千程小分队在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圆满结束了暑期“三下乡”实践。三天里,知识与心灵交融,成员们与村民共探乡村振兴之道。活动不仅丰富了知识,更洗涤了心灵。成员们表示,此经历难忘且宝贵,将化热爱为行动,继续在乡村振兴路上前行,以青春热血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