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儿童的假期生活,提高儿童动手能力,让儿童在寓教于乐中形成健全人格。7月4日,河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习新思想,践行二十大”文化宣讲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河南科技学院附属幼儿园进行爱心支教。
幼儿时期是儿童培养审美能力,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儿童在玩耍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是当今社会对幼儿教学的普遍教育理念。“学习新思想,践行二十大”文化宣讲团关注到了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于科技学院附属幼儿园取得联系后,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前往幼儿园进行爱心支教。
实践队员事先了解了幼儿园儿童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了简笔画、彩纸、彩泥等工具,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教育实践课。到达学校后,实践队员们分成3组进入美术课堂,分别开展简笔画、折纸DIY、彩泥手工这三类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幼儿园里小朋友的画作。通讯员 杜蕾 摄
在简笔画课堂,实践队员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简笔画作品,让小朋友们猜测画的是什么图案,孩子们兴趣十足,纷纷举手回答,实践队员也积极与孩子们互动,为孩子们介绍那些不认识的图案,随后亲手示范,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了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各种形象,包括小动物、植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实践队员的引导下,孩子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开始尝试自己创作。
图为实践队员指导小朋友们进行绘画创作。 通讯员 杜蕾 摄
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实践队员耐心地指导每个孩子,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孩子们也完成了一副又一幅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作品。
在彩泥手工教室,实践队员们以“与泥相遇”为主题,吸引孩子们参与,在讲解完捏彩泥的方法后,大家迫不及待动手实践,搓揉捏切齐上阵,用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将彩泥捏出了兔子、花朵、汽车、蛋糕等形态各异、呆萌可爱的手工作品,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在折纸课堂上,实践队员先展示了几张麦穗和麦田的图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一颗颗麦穗是如何变成美味可口的食物的,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党和国家由吃不饱到吃得好的恢弘历史,告诫孩子们粮食的宝贵,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党爱国、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教育课。随后,实践队员们为每位小朋友发放了折纸、固体胶水等用品,带领大家一步一步用彩纸制作麦穗。小朋友们热情地纷纷开始动手制作,一张张五颜六色的手工纸变成了一束束饱满的麦穗。
小朋友们兴奋的向实践队员和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麦穗,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麦穗变成食物的过程,并表示自己会爱惜食物,不挑食、不剩饭。
在实践的最后,幼儿园长真心感谢了实践队员的到来,对于实践队员为小朋友们进行艺术支教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园长评价说:“此次活动,实践队成员用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图片和孩子们喜欢的手工、彩泥来传授知识,寓教于乐,是最符合孩子们天性的教学。”孩子们也十分喜欢大家的讲解。园长也真心希望各位实践队员可以多进行这种活动,在实践中宣传思想,为创建践行二十大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获得了幼儿园教师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活动内容精彩、效果突出。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勇担历史责任,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