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奇趣,点亮智慧之光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小课堂支教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加强乡村学校的科学教育,提升乡村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支教践初心,微光聚希望”社会实践团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板舍村的孩子们带去科学知识和实验体验,激发了乡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7月10日下午3点,实践团队成员周健武,谢江帆,任宇昂开设的科学实验小课堂正式开课。
![]() |
(图为7月10日“支教践初心 微光聚希望”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科学小实验 陈佳睿供图) |
本次课程一共分为九个实验,分别是色彩阶梯杯,虹吸现象,神奇的纸巾,卡片大力士,吹气球,消失的火焰,喷泉实验和静止的水流。
其中第一个重点实验是吹气球实验和静止的水流,吹气球实验并不是用嘴给同学们吹气球,而是先将小苏打倒入一个矿泉水瓶中,然后将少许白醋倒入气球中,最后将气球套在矿泉水瓶的瓶口然后将白醋倒入瓶中,白醋和小苏打发生反应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就充入气球中了,达到了一个充气的效果。在给同学们展示完这个实验之后,团队成员组织同学们以三人一组走上我们的实验桌一一尝试,他们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是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对此次的科学实验充满了无限的新奇。
![]() |
(图为7月10日“支教践初心 微光聚希望”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周健武和谢江帆在进行科学实验 郝梓屹供图) |
第二个重点实验是静止的水流,这个实验主要展示的是物理中的层流现象。将一个气球灌满水,用电工胶带贴在气球上,贴成一个“井”字形,然后用剪刀把“井”字中间的口戳破,中间就会喷出一道水柱,离近观察可以看见一个静止的水柱,像结冰一样。以两人一组体验,同学们都被眼前的实验现象给震撼到了,急忙问是什么原理。
![]() |
(图为7月10日“支教践初心 微光聚希望”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谢江帆在指导小朋友进行“静止的水流”实验 谢祥供图) |
从此次课程中可以得知生活中的细小现象都蕴藏着深刻的现象,大气压强与我们生存的环境和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大气压强影响着气候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 |
(图为7月10日“支教践初心 微光聚希望”社会实践团队在与小朋友们互动 郝梓屹供图) |
科学小课堂支教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一环,通过提升乡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这将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乡村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