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雨情
发布时间:2024-08-14 阅读:
油纸伞源于春秋末年,油纸伞在鲁班妻子云氏的巧思下诞生。鲁班常在野外作业,每逢雨季便淋湿衣衫。云氏遂以竹条编架,蒙上兽皮,制成了最初的雨伞。后经蔡伦造纸术的发明,桐油防水技术的应用,油纸伞逐渐取代了原始材质,成为民间雨具。这一传统手工艺品,不仅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也见证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工艺传承之美,在于传统技艺的活化与新生。它不仅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匠心,更是文化延续的桥梁。在现代社会,许多手工艺者致力于将古老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工艺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焕发光彩。他们以一颗匠心,守护着每一道工序,传承着每一份情感。这份坚守,让工艺之美得以流传,也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和力量。
在制造业的精密运作中,制造流程的优化是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关键。油纸伞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海外。在东南亚、日本等地,油纸伞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与当地文化完美融合,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油纸伞世界。油纸伞由伞柄、伞骨、伞面和竹跳四大部分构成。伞柄轻盈而坚固,多为竹制;伞骨是细竹条编织的艺术品,为伞提供坚实支撑;伞面采用吸水性超强的宣纸或油纸,既轻盈又耐用;伞跳则是美化与固定的完美结合。光油纸伞的制作材料包括竹子、宣纸或油纸、天然油脂等。竹子经过精心挑选和处理,成为伞的骨架;宣纸或油纸经过特殊处理,展现出伞面的魅力; 天然油脂则赋予伞面超强的防水性能。油纸伞的制作工序繁琐而精细,包括选材、削竹、锯竹、钻眼、装柄、穿线、裱纸、上油、绘画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和精湛技艺。
当螺丝和铁钉代替精致的榫卯结构,当动画和电影代替成沓的小人书,当流行和趋势代替苦心经营的钻研,当精密的机器代替灵巧的双手。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亦在不断萎缩;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亦在不断遗失。而在这灯红酒绿、喧器浮躁的世间中,总有那么一群人,宛如一头头憨厚笨拙的耕牛,默默地坚守着那积淀了 千百年沧桑的文化和传统。老师傅正将削好的伞骨组合起来,他先用尖说的工具在伞骨上打一个孔,再细心地将特制的棉线穿过那个孔,就这样钻一个孔,穿一根线。这样可以确保伞架的精准与牢固,是一道用心的工程。用一支极细的毛笔在勾勒伞面上的图案,棉纸上画的是莺红柳绿,用青柿子水糊着伞面。每一步都慢条斯理,不骄不躁,空气中淡淡的油墨味,像是诉说着古老故事里的段段奇缘。一把小小的油纸伞,要经过100多道工序,从伞骨的选材到伞面的晾晒,都饱含着做伞人的心意。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这不仅是一种崇高的选择,更是一种深沉的智慧。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百度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实干逐梦,奋勇争先
- ——记山东建筑管理工程学院青鸟计划团队
“青鸟计划”是山东团省委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同开展的服务大学生就业、助力全省 “招 - 大学社会实践 08-14
- 追寻先辈足迹,探寻历史文化
- 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志愿者利用暑期时间探访了位于镇江市西津渡的李公朴故居和镇江博物馆,追寻着先辈足迹,探寻历史文化,汲取红色
- 大学社会实践 08-14
- 传锡惠古韵,扬泥塑匠心
- 8月12日至13日,河海大学“古韵今传,泥塑匠心”实践团赴无锡博物院与惠山古镇开展调研实践。
- 大学社会实践 08-14
- 三下乡|神话神韵,传说传心
- 那些产生于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包蕴了先人无穷的精神力量和珍贵的智慧结晶,想要从中汲取力量,就必须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并初步理解
- 大学社会实践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