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思想,7月15日和7月16日,中南大学材料院材国团支部赴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江华瑶族自治县,在长山村、大圩镇、中南大学帮扶长山村产业园等地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探寻乡村发展,弘扬民族特色。
7月15日,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并参与了当地别具一格、热闹非凡的“赶闹子”活动。卖西瓜的阿姨说:“我们家只靠卖自己种的这些西瓜维持收入,还要供三个小孩读书,够吃够用就行。”成员们了解到,大圩镇多为小农经济,收入较少,且自疫情以来所受冲击较大,目前经济仍需时间恢复。同时,还有各种生活,学杂费用,一般可以自给自足。镇上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因此暑假期间老人小孩居多。
在与镇民们亲密无间、情真意切的交流互动中,实践团成员们切实感受到了镇民们平凡而又温馨的日常生活,真真切切,深刻体验到了民生的千姿百态与酸甜苦辣。
(图为成员在赶闹子上对摊户进行调研)
7月16日,成员们深入长山村进行调研。成员们刚进村就眼前一亮,依托中南大学的重点帮扶,长山村的环境今非昔比;如今长山村的进村路是一条平坦的柏油马路,路边盛开的鲜花是中南大学驻村工作干部们沿着马路亲手播种而来,仿佛这真是一条通往世外桃源的天路。成员们来到长山村后,首先到达茶叶种植地,了解长山村特产茶叶——瑶韵长山红的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为产业的繁荣发展出谋划策、探寻路径。随后,成员们走访了中南大学帮扶长山村的产业园,实地考察帮扶的显著成果,为进一步推动帮扶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长山村村支书吴支书说道:“长山村生产的这些农产品,一部分会销往中南大学,这里的红薯粉是很受欢迎的产品。”成员们了解到,中南大学长期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长山村发展农业,如人工种植菌类产业园,高寨红薯粉生产工厂,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定点帮扶农副产品等,同时,中南大学也与长山村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互利共赢。
(图为成员进入长山村产业园区进行调研)
成员们饱含热情地走进长山村,与村民们坦诚交流,深入了解村民们的真实生活状况,倾听村民们的心声,传递温暖与希望。成员们了解到,近年来,长山村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走出了一条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种植养殖合作社为核心,携手中南大学建立蔬菜直供基地的特色发展之路。其中蔬菜直供基地的合作模式不仅为中南大学师生提供了新鲜、安全、优质的蔬菜供应,还促进了长山村蔬菜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中南大学利用其科研优势,为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和品种改良服务,而长山村则负责按照高校需求进行精准种植和供应,双方实现了双赢局面。
(图为成员对村民进行调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本次实践活动中,整个团队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深刻感悟为什么要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问题;从产业兴旺为目标出发,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