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三下乡|河海大学“护水资源,创幸福河”就业团队 前往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实习实践

发布时间:2024-08-21     阅读
       三下乡|河海大学“护水资源,创幸福河”就业团队前往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实习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论述同青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7月中下旬,黄委“护水资源,创幸福河”实践团前往河南省郑州市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机关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实习工作。
      为了切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环境学子要深入到水利环境建设的第一线去。在为期两周的实习中,团队成员分组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周边地区、河南省洛阳孟津小浪底水库、山东东明高村断面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西济支渠等地,围绕“学”“谈”“行”“悟”多维度、立体化开展了实地学习、座谈交流、校友访谈、采样测量、共建合作等多项活动,以实际行动贡献河海智慧和青年力量。
    
统筹规划黄河建设,科研助力生态发展
       团队全体成员首先来到黄科院开展实习工作,同水生态环境所胡所长与韩冰主任开展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学习黄河水生态保护的科研内容与部门工作。团队在黄科院的工作主要围绕科研数据的整理统计和专业知识的阅读学习,为科研工作贡献力量;前往模拟黄河观摩科研实验室,协助安装仪器设备、参观数字孪生黄河工场的智慧建设。同时团队成员前往黄河博物馆参观学习,指导教师积极推动河海大学与黄河博物馆大学生暑期实践基地合作挂牌工作。
     黄河汛期逆流而上,三河采样助力科研

       团队在黄科院实习的阶段正值黄河汛期,水位增高,部分城市地区出现暴雨。黄科院紧急安排部分成员前往陕西省、河南省和山东省黄河流域开展户外采样工作,并在伊洛河口和沁河口等地利用无人机监测记录河流表面水位状况。阴雨连绵、水流湍急是采样工作的生动写照。
          
巴彦淖尔村庄测绘,千水万渠惠及沙漠
       团队部分成员组成内蒙古实践团跟随黄科院专业团队前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进行河套灌区的水网测绘与考察工作。团队成员负责公安渠、西召渠等数十条支渠、农渠、毛渠的重新测绘与记录,学习并熟练使用GIS系统将数据整理成册。巨大的工作量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为团队成员带来许多困难,但是在田间地头的实地科研考察为成员带来了巨大收获,提高了作为一名环境科研人应具备的能力。
           

         黄河激荡,时代呼唤。黄委“护水资源,创幸福河”实践团在半个月的实习工作中,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肩负环保使命,勇于拼搏,不断进步,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业中展现青春风采。
 
作者:王泽宇 马欣彤    来源:河海大学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漆”彩纷呈,“扇”染盛夏
  • “漆”彩纷呈,“扇”染盛夏
  • 非遗是一方水土,一方百姓的文化印记。传承不是“束之高阁”,守护也并非“敬而远之”。如何活起来、活下去,重在融入现代社会,展现当
  • 大学社会实践 08-21
  • 丹漆之韵,千年之光
  • 丹漆之韵,千年之光
  • 在时代的洪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引领着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探寻那些古老而璀璨的文明之光。曲阜师范大学“丹漆
  • 大学社会实践 08-21
  • 绘丹漆文化——开展漆扇进校园活动
  • 绘丹漆文化——开展漆扇进校园活动
  •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星河中,漆染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熠熠生辉,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深入挖掘并广泛传
  • 大学社会实践 08-21
  • 品丹漆雅韵——开展文献调研工作
  • 品丹漆雅韵——开展文献调研工作
  • 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漆,漆扇乃其工艺瑰宝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漆扇工艺,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漆艺文化,2024年7月19日,
  • 大学社会实践 08-21
  • 三下乡|河海大学“护水资源,创幸福河”就业团队 前往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实习实践
  • 携手守护,自然生灵
  • 携手守护,自然生灵
  • 2024年8月15日,安徽大学团委联合安大化院日新社启明之旅志愿队,在新家园共益的协助下,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野生动物保护主题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8-20
  • 传承象棋国粹,激发儿童兴趣
  • 传承象棋国粹,激发儿童兴趣
  • 为了激发儿童对中国国粹之一象棋的兴趣以及对中国象棋的传承,2024年8月20日上午,安徽大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启明之旅支教队的志愿者
  • 大学社会实践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