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青春献基层,数智助民兴

发布时间:2024-08-27     阅读

                                                                                                  华电学子“揭榜挂帅”赴南邵镇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华北电力大学“数智青年助民兴”实践团怀揣着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坚定信念,启程前往南邵镇,在四个社区担任社区主任助理职务,正式拉开基层调研工作的序幕,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为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南邵走基层,走访调研解民忧

实践团在南邵镇社区展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团队成员紧跟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步伐,不仅参与巡逻排查、防汛救灾,还积极倾听民声,解决居民难题。服务之余团员们还进行了深入的社区调研。通过细致的走访调查与问卷调查,团队洞察了社区治理的痛点,特别关注到居民对12345等便民服务热线认知不足的问题。随后,在风景丽苑社区,团队成功举办“热线在手,便民无忧”宣讲会,普及热线知识,制作微课视频,助力居民高效利用服务资源。同时,宣讲会也加深了居民对居委会职能的认识,促进了双方的沟通互动,为构建和谐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响应垃圾分类号召,共建绿色文明社区

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推动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垃圾分类,助力宜居城市建设”的号召,实践团探访了爱分类党建角,开展“创新模式,爱上分类”主题参观学习活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踏入爱分类科普中心,通过生动的视频与详尽的PPT展示,深入了解我国垃圾分类的现状、处理与回收技术、政策演进及北京爱分类环境有限公司的运营模式。随后,成员们走进分拣车间,见证混合可回收物在智能分拣设备下的精细分选与高效利用。深切体会到爱分类“科技赋能环保,构建无废城市”的先进理念及互联网+技术在垃圾分类中的巨大潜力与实际应用价值。此外,实践团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值守志愿活动,与社区各方深入交流,收集宝贵反馈,并联合社区居委会与爱分类,在各个社区内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参与度与分类热情,为宜居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手工编织扭扭棒,共筑家庭和谐梦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与促进家庭和谐发展的号召,实践团于8月1日至2日,在都会湾社区与风景丽苑社区成功举办了两场别开生面的扭扭棒手工亲子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在亲子间搭建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温馨桥梁,成为构建和谐社区、传承家庭文化的重要实践。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实践团与社区紧密合作,通过创意手工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加深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活动现场,孩子们跟随着实践团成员的现场教学,与家长协作用色彩斑斓的扭扭棒编织出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亲子间的爱与智慧,共同绘就了一幅幅温馨和谐的画面,为社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满满的正能量。

聚焦基层宣传反诈,知识普及筑牢心房

为调研基层社区反诈工作展开情况,加强居民反诈意识,华北电力大学“数智青年助民兴”实践团赴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开展反诈宣传活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与警方携手,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互动问答以及指导安装国家反诈APP等多种形式,向社区群众详细介绍了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段及其防范方法。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居民们积极参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活动有效提升了居民反诈意识,营造了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同时也展现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

 

学习优秀社区经验,建设和谐美丽社区

在南邵镇政府的组织下,实践团前往北京寺锦·回龙观城市会客厅与回天会客厅进行参观学习,深入探索社区治理的先进经验。在寺锦,实践团见证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八大特色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体验,其注重居民反馈、民主协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治理模式给实践团带来了无限启发。随后,在回天会客厅,大数据驱动的“城市大脑”让实践团成员领略了社区治理的智能化与精准化,社区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更是激发了他们对社区发展的深入思考。此次参观学习不仅拓宽了实践团成员的视野,更帮助他们更好地为南邵镇社区发展建言献策。

                                                                                                                   (寺锦回龙观城市会客厅)


 

                                                                                                                   (回天社区城市会客厅)

结束实践之后,团队成员满载而归,收获颇丰。此次实践,不仅亲身体验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与挑战,更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对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懈努力与深切关怀。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难忘的记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汲取科学文化知识和党的先进理论,不断提升自我,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数智青年助民兴”实践团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数智青年助民兴”实践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小”夜扫,“大”文明
  • 近日,为进一步延伸文明实践触角,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明实践公益团队开展了夜扫为主题的志愿活动,为新时代文明青春建设贡献出自
  • 大学社会实践 08-28
  • 南京财经大学:探索早餐工程新篇章,沪上美食调研行
  • 传承红色精神,三地纪念馆实践活动启示录
  • 强国使命肩上担,生态安全共筑梦——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
  • 山中医青年向地方团组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