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特色大集“暖”乡村,振兴之路“热”起来

发布时间:2025-01-19     阅读
聊城1月13日
       为深入探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与发展成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青禾护乡实践队于1月13日走进聊城莘县柴庄村,聚焦当地热闹非凡的特色大集。实践队员将通过此次调查,揭开柴庄村的振兴密码,探寻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发展经验。
乡村振兴的活力引擎
       实践队员到达后,目睹聊城市莘县柴庄村的特色大集热闹非凡,十里八乡的村民们纷纷赶来,集市上人头攒动,叫卖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生活图景。这一特色大集不仅是村民们日常购物的场所,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在大集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新鲜的蔬菜水果,带着泥土的芬芳,摆满了摊位。本地特色农产品,如柴庄手工粉条、农家自酿的酱油醋等,备受青睐。村民李大爷高兴地说:“我种的白菜和萝卜,在这大集上一会儿就卖完了,价格还不错,比以前自己拉到城里卖方便多了。”除了农产品,还有丰富的生活用品、特色手工艺品。传统的柳编、精美的剪纸等,展现了柴庄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柴庄村特色大集的繁荣,村民们都说:”我们村的发展呀,离不开我们村领导对我们的帮助。”为了提升大集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村里投资完善了基础设施,拓宽了道路,增设了停车场和公共卫生设施。同时,积极组织村民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统一产品标准,打造柴庄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村里还定期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观光购物,进一步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图为柴庄村特色大集.冀欣冉供图
烟火背后的民生观察
       在前柴庄村热闹的大集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摊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弥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实践队员穿梭其中,与一位卖橘子的张大姐展开对话,探寻集市背后普通人的生活百态与乡村发展的脉搏。
       张大姐的橘子摊位前,摆放着色泽鲜艳的橘子,果香四溢,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挑选。趁着生意稍缓的间隙,实践队员与张大姐攀谈起来。“大姐,您这橘子看着真新鲜,是从哪儿进的货呀?”听到询问,张大姐热情地回应:“这橘子是从南方运过来的,我专门挑的口感好、卖相佳的品种,就盼着咱乡亲们能吃得满意。”
       谈及在大集上卖橘子的收入,张大姐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赶大集的人多,这生意还算不错。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销量比平时多不少。虽说赚的都是辛苦钱,但靠着这摊位,家里的日常开销能应付得来,还能有点小积蓄。”张大姐还告诉实践队员,她在大集上摆摊已有多年,见证了前柴庄村大集的变迁。以前大集规模较小,商品种类也没这么丰富,来赶集的人也相对较少。这些年,随着村里的发展,大集越来越热闹,不仅吸引了周边村子的村民,甚至还有城里的人专门开车来逛。
       在与张大姐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留意到她对大集的基础设施很满意:“村里这几年把大集的路修得平平整整,还搭了遮雨棚,就算下雨天也能正常做生意。而且集市上的卫生打扫得也及时,大家逛着舒心,我们卖东西也更安心。”张大姐还提到,村里会组织一些活动,帮助像她这样的摊主拓展销路,电商培训令她印象最为深刻,让她和村民们学会了在网上卖货。“虽然我年纪大了,学起来有点吃力,但我儿子在帮我弄,多一条销路总是好的。”
       采访接近尾声时,张大姐满怀期待地说:“希望咱这大集以后越来越好,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能越来越红火。”从张大姐的话语中,能真切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个小小的橘子摊位背后,是前柴庄村大集蓬勃发展的缩影,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缩影.
图为柴庄村特色大集采访张大姐.冀欣冉供图
烟火中升腾发展新希望
       实践小队在大集上体验调查时,村民赵大姐满脸笑意,她指着自家摊位上的新鲜蔬果介绍道:“以前种的东西只能卖给附近的小商贩,价格低不说,还常常卖不出去。现在有了这个大集,直接对接城里的客户,价格翻了倍,还不怕卖不出去了。” 据了解,赵大姐今年靠着大集的火爆销售,收入比去年多了近三分之一。
       村民们纷纷表示,乡村振兴特色大集不仅为农产品打开了销路,还为传统手工艺品找到了市场,让乡村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大集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图为柴庄村特色大集拍摄瓜果蔬菜摊贩.冀欣冉供图
       穿梭在特色大集的熙攘人群中,吆喝声、欢笑声与交易的谈价声不绝于耳,琳琅满目的农产品、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无不彰显着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此次实践调查,不仅记录下乡村特色大集的热闹场景,更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为这片土地带来的深刻变革。大集搭起的不仅是买卖的桥梁,更是乡村迈向繁荣的新起点,相信在未来,这里还将续写更多发展新篇。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青禾护乡”实践队合影。孙晓欣 供图
(通讯员 冀欣冉)




 
作者:冀欣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青禾护乡实践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春至期垤,守护成长
  • 春至期垤,守护成长
  • 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赴云南支教队“红耀滇南”队第一小组至期垤村支教,为当地孩子们带来精彩的课程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20
  • 古淀沉韵澄泥印,千百年来文化兴
  • 心系农情千万家,节水灌溉促发展
  • 节水灌溉是灌溉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高效、精准、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为落实节水灌溉理念,深入学习产业链升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19
  • “炭”寻绿色转型路,共筑持续发展桥
  • 在传统能源行业积极寻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全面了解济宁煤矿区的绿色转型现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2025年1月15日曲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19
  • 心系济宁煤矿区,助力转型促发展
  • 济宁煤矿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多重挑战。为深入了解济宁煤矿区居民、煤矿工人以及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19
  • 济宁煤矿探实情,生态民生共促行
  • 济宁市煤炭发展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近现代以来,济宁的煤炭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保障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19
  • 探索传统煤矿,解密绿色发展
  • 在济宁市任城区,葛亭煤矿、济宁二号煤矿、许厂煤矿曾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长期以来,煤矿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备受
  • 大学社会实践 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