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访冀鲁豫纪念馆忆烽火岁月,承红色基因绘青春华章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访冀鲁豫纪念馆忆烽火岁月,承红色基因绘青春华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春使命,2025年7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统忆烽火”实践队前往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开展以“寻迹红色根脉,践行青春担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通过参观学习,重温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踏入纪念馆,开启红色之旅
        当日上午,实践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这座庄严肃穆的建筑,以“弘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为使命,静静矗立在齐鲁大地上,承载着冀鲁豫边区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踏入馆内,实践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历史探寻之旅。
在“中共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展区,实践队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黑暗与希望交织的年代。展板上,早期共产党人秘密筹建组织的故事,像一把把火炬,照亮了历史的隧道。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的身影,在泛黄的照片中愈发清晰。他们为了信仰,不惧艰险,勇敢地发起反帝反封建斗争,用热血和生命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实践队员们驻足良久,深深感悟到:“原来信仰的力量如此强大,先辈们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坚定地追寻着光明,这份执着太令人震撼了。”

        聆听抗日故事:感悟担当与勇气
        接下来实践队员们来到“各地的抗日斗争”板块,鲁西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故事如同一部激昂的战歌,奏响在实践队员们的心中。范筑先将军与共产党人携手抗敌的事迹,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担当与勇气。“誓与聊城共存亡”,范筑先将军的这句呐喊,穿越了漫长的时空,至今仍振聋发聩。在展柜前,实践队员们凝视着当年的武器和文件,那些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浴血奋战。实践队员们围在一起,倾听着讲解员讲述那段热血沸腾的历史:范筑先将军积极与共产党人合作,带领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在鲁西北的土地上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不畏强敌,不惧牺牲,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抗日长城。

        重走战役征程:热血与信仰的共鸣
        当步入“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展区,就如同一个时光倒流的机器,将实践队员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壮烈战场。战役地图上的一道道红线,珍贵史料中的一段段记载,生动地还原了刘邓大军渡河作战的英勇场景。看着展板上战士们突破天险的坚毅神情,听着讲解员讲述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的故事,实践队员们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刘邓大军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不畏艰险,强渡黄河,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的热血与信仰,在这片土地上交织共鸣,铸就了伟大的胜利。

     



























       实践队员们触摸着历史的温度,青春与信仰在这一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辈们的牺牲与奉献。历史不是冰冷的过往,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是先辈们用热血书写的壮丽史诗。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革命精神永不过时。曲阜师范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统忆烽火”实践队此次的红色之旅,为实践队员们暑期生活添彩,更在其心中播下传承革命精神的种子。这也映照出红色革命文化的现实意义——它是铸魂育人的精神源泉,让我们于物质丰盈时坚守爱国奋斗底线,明晰幸福源于先辈热血。面对复杂挑战,红色革命文化赋予攻坚克难勇气,传承艰苦奋斗、无畏牺牲精神,激励青年在各领域奋进。相信未来,实践队员心中种子会生根发芽,让革命精神借新时代春风传承弘扬,鼓舞更多青年为实现中国梦拼搏,让红色基因续写民族复兴华章,照亮前行路!
 
作者:宦寒雪    来源:实践队员们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访冀鲁豫纪念馆忆烽火岁月,承红色基因绘青春华章
  • 探秘万花筒里的科学世界
  • 广东科技学院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办实事,贴近群众解民忧
  • 浙江财经大学“‘金’钟防诈守正道,‘融’心反邪护万家”反诈反邪实践服务团赴杭州开展暑期
  • 胡杨精神绽新芽 塔大学子筑梦边疆
  • 胡杨精神绽新芽 塔大学子筑梦边疆
  • 7月9日,塔里木大学电气工程系学生党支部走进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铁热克镇铁热克村,为近百名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胡杨精神宣讲。
  • 社会实践 2025-07-09
  • 青春力量注入养老服务站,安全知识守护银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