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成都东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智舟”队于7月21日举办“笔墨传承千年韵,青春续写文化篇”主题教学活动。教学以汉字演变讲解与书法实践结合的形式,让乡村儿童感受汉字魅力与书法的博大精深,在心中厚植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助力传统笔墨文化焕发新生。
解码甲骨文明播撒笔墨种子 在“汉字演变+书法启蒙”课程中,教学以甲骨文为起点缓缓铺展。一个个汉字的象形特征被逐一剖析,那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如活态的画卷般直观展现着汉字“观物取象”的造字智慧,从最初描摹天地万物的具象形态,到逐渐凝练为规范统一的文字体系,古老文字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轨迹在此间清晰铺陈。互动游戏环节,屏幕上跳动的汉字演变图触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他们紧盯着画面中流转的字形,稚嫩的应答声此起彼伏,清脆的欢笑如银铃般洒满课堂,将我国文化发展的热情推向高潮。
文字,这些承载着文明密码的汉字符号,如同被春风唤醒的种子,在孩子们澄澈的眼神里、在笔尖与纸张的轻触间悄然生根。传统文化的脉络,便在这一堂生动的课程里,在一颗颗纯真的心灵中,静静延续着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执笔习书传韵书签凝墨留香 实践环节聚焦于书法练习与书签制作。书法练习时,孩子们专注掌控毛笔,从线条歪斜到写出合格横画,每一次抬头望向老师的目光里,都闪烁着对被认可的期待与成长的雀跃。创意书签制作中,彩铅蜡笔勾勒的彩虹星空与毛笔书写的“平安”“清风”相映成趣,让书法韵味与手作温度自然交融。
老师的细致指导,让孩子们在笔墨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肌理,于亲手创作中深化理解。此次活动共有40余名孩子参与,完成书法作品60余幅,书签80余张。当孩子们捧着作品争相赠予老师们,当一声声稚嫩的“谢谢老师”跃然纸上,这些纯真的反馈亦是文化传承最生动的注脚——传统文化的种子,正通过这样的实践悄然扎根,在互动与共鸣中积蓄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青年,东软学子们正以“三下乡”实践为纽带,用蓬勃的青春力量架起传统文化传承的通途。这不仅是一次知识星火的传递,更是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未来,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智舟”队将继续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协同路径,以青年担当守护文化根脉,让古老笔墨在数字时代中焕发新彩,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代代传承中生生不息。这场跨越古今的笔墨之旅,或许没有既定的标准答案,却在青春的探索中孕育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