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王同学
今日跟随实践团走进东风安泰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和湖北三环汽车有限公司,近距离接触汽车制造行业的生产一线,让我对机械专业的实际应用有了全新认知,内心感触颇深。
在东风安泰的车间里,汽车线束从电线裁剪、剥皮、压接,到最终组装检测,每一步都凝聚着严谨与细致。工人们专注的眼神、娴熟的操作,让我真切感受到“工匠精神”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坚守。这让我明白,机械制造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质量的敬畏之心。
下午参观湖北三环的汽车总成车间,装配线上各环节的高效配合令人震撼。车身、车架、发动机等零部件在此精准汇聚,工人师傅们各司其职又默契协作,最终造就一辆完整的汽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现代制造业是系统工程,个人专业能力的发挥离不开团队协作,而精准对接、高效联动的背后,是无数次实践积累的智慧。
此次参观不仅让我看到课本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生动体现,更让我意识到机械专业与国家产业发展的紧密联系。从汽车电气系统到整车装配,每一个环节都关乎产业升级与民生需求。作为机械学子,我们肩负着为制造业发展添砖加瓦的责任,未来更应将所学与行业需求结合,努力成为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汽车制造乃至农业机械化、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这次实践让我明确了学习方向,也让我对未来职业道路充满期待。唯有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锤炼实践技能,才能在机械领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实践团张同学
7月23日,跟随实践团走进华阳汽车变速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这场深入汽车变速技术核心领域的实践,让我对机械制造的精密与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低压铸造车间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液态金属在低压作用下平稳进入模具型腔,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背后是对充型压力、速度等参数的精准把控。工人师傅严谨调整每一个数据,技术人员用模拟软件优化工艺,让我明白“高质量铸件”的诞生,是经验积累与科技赋能的双重成果。变速器壳体等复杂部件的成型过程,生动诠释了先进制造工艺如何攻克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生产难题。
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车间,我对变速箱的核心作用有了直观认知。这个协调发动机动力与行驶需求的“桥梁”,通过改变传动比适应不同工况,其设计的巧妙与技术的精密,让课本上的“动力传动”概念变得鲜活。每一个齿轮的啮合、每一次传动比的切换,都凝聚着机械工程的智慧。
此次实践让我真切感受到汽车产业技术迭代的速度。从铸造工艺的持续优化到变速系统的创新升级,科技在推动行业进步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作为机械学子,唯有深耕专业、紧跟前沿,才能在未来的产业浪潮中贡献力量。这份实践所得,将成为我钻研技术、追求创新的动力,激励我在机械领域不断探索前行。

实践团惠同学
随着汽车工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变速系统作为车辆动力传输的核心部件,其技术革新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和能效。为深入了解我国汽车变速技术的研发与制造水平,探索行业发展趋势,我团前往华阳汽车变速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参观生产线、技术讲解与工程师交流,我们对汽车变速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深刻感受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创新实力。
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电驱动系统需求激增,国内企业可绕过传统变速器的专利壁垒,在EDU领域实现“弯道超车”。高端AT和CVT(无级变速器)仍依赖进口,核心材料(如高强度合金钢)的国产化率需提升。华阳变速与多所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师反馈:“学术研究偏重理论,与工程实践仍有差距。”建议高校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教学,并鼓励学生参与产线实习。
本次参观让我们深刻认识到: 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国产变速器正在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转变;智能制造与绿色工艺将成为行业标配; 作为学生,我们需拓宽知识结构,关注行业前沿,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华阳变速的实践案例证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而未来的突破仍需产学研协同发力。我们期待国产变速技术在全球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