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实践队首站抵达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总部,现场体验科大讯飞虚拟数字人和智能翻译设备,直观感受人工智能技术对千行百业的赋能作用。座谈会上,2024届软件工程专业校友于慧分享道:“工程师既要夯实技术基础,也要注重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让技术真正落地生效。”这番话让队员们深受启发。
下午,队员们来到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聚焦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技术。企业研发总工程师邹绍坤校友提到,新能源行业当前亟需“跨学科、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注重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7月15日,实践队走进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系统了解其从矿产资源开发到电池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实验室内的高精度电化学分析设备,为电池材料性能检测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让队员们直观体会到“研发创新必须与严谨品控并行”的真谛。
随后,实践队探访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电磁屏蔽测试暗室、动态模拟试验室、碰撞试验室等设施,充分感受了“中国智造”的研发实力。队员们感慨道:“汽车研发要把安全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
活动最后一天,实践队转赴芜湖开展调研。在芜湖智算经济产业园,队员们系统了解算力产业链架构及其在“东数西算”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算力是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一位队员总结道。
下午,在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实践队重点考察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成果。测试车间内,点焊、喷涂等工业机器人的高精度控制和自适应能力,让队员们近距离观察到智能制造的实际应用场景。队员们深有感触:“看到机器人能够自主识别工件并作业,我真正体会到新技术如何改变着制造业。”
三天的调研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强大驱动力。从人工智能到新能源,从汽车智造到工业机器人,队员们不止开阔了眼界,更对技术如何服务社会有了更深理解。“通过此次实地调研,我们切身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这次走访让我们看到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也让我们意识到,未来的工程师不仅要精通技术,更要具备跨学科协作能力和产业思维。”实践队队员表示,“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