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优秀音乐艺术——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古桑街道爱心暑托班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31     阅读
为传承红色文化与优秀音乐艺术,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2日来到古桑街道爱心暑托班,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唱红·传承——《茉莉花》与何仿的故事”的宣讲。活动通过鲜活的故事分享、互动问答及红歌学唱等环节,让暑托班的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真切感受红色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实践组员罗泽延讲课 魏思佳供图
活动伊始,实践组员带领孩子们学唱《茉莉花》选段,还播放了《保卫黄河》《红星歌》等经典红歌。孩子们伴着旋律轻声跟唱,现场氛围十分热烈。暑托班负责人称,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知晓了《茉莉花》背后的故事,更点燃了孩子们对音乐与历史的热爱。
图为实践组员罗泽延提问 魏思佳供图
  实践组员就以《茉莉花》的全球传播为引子,给孩子们讲起了这首经典民歌背后的故事。组员们生动地讲述了何仿如何从民间艺人那里记下《鲜花调》,并对其进行改编,最终让《茉莉花》成为传遍世界的“中国声音”。实践组员还特意提到,《茉莉花》曾在1997年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1965年万隆会议等重大历史时刻奏响,让孩子们明白这首歌不只是中国文化的珍宝,更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一员。孩子们听得十分专注,不少人对《茉莉花》在国际舞台上的演出表现出强烈兴趣,纷纷举手发问。
 
  接着,实践组员着重讲述了何仿的生平,尤其是何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创作。组员们详细介绍了何仿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民兵之歌》《反攻》等歌曲,这些歌曲在战士和民兵中广为流传,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何仿创作的《练兵》《去掉一个大祸害》等作品,为提升部队士气立下功劳;朝鲜战争期间,何仿写下的《慰问前方战士》《前进在陆地天空海洋》等作品,进一步体现了何仿对国家和军队的深厚感情。
图为实践组员罗泽延介绍人物 魏思佳供图
  实践组员还以互动问答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何何仿能在战争年代创作出这般鼓舞人心的歌曲?”孩子们踊跃作答,有的称“因为何仿热爱祖国”,有的说“因为何仿善于观察生活”。实践组员罗泽延向孩子们解释:“何仿的音乐能打动人心,是因为何仿始终扎根人民,用音乐传递力量。”
 
  实践组员接着讲述了何仿在改革开放后的艺术成就,尤其提到何仿为歌颂邓小平和改革开放创作的《将军骑马上雪山》《我从江南到天山》等歌曲,还分享了何仿离休后仍坚持创作的故事,比如为南京市“我爱南京”征歌比赛创作的《南京的风姿》就获了一等奖。马滢特别指出,何仿不只是音乐家,更是文化传承者,何仿撰写了不少回忆淮南“大众剧团”的文章,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
 
  实践组员还鼓励孩子们学习何仿“一生为人民创作”的精神,并问道:“何仿为何能坚持创作一辈子?”孩子们积极回应,有的说“因为何仿心怀热爱”,有的称“因为何仿有责任感”。
 
图为实践组员合影 魏思佳供图
这场宣讲活动借助生动的故事、互动问答与红歌学唱,让红色音乐文化走进暑托班,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称,今后会继续开展这类活动,让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代代相传。
                                                                                                                                                                                                                                                          撰稿:肖睿琦 图片:魏思佳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寻妈祖信仰足迹,悟和合共生智慧
  • 木兰溪畔寻“和合”,青年聚力谱“新曲”
  • 重走红军路 赓续井冈魂——山东理工大学“青衿筑梦·红韵燎原”实践团开展“红军的一天”主
  • “穗”智赋能,甜村上新——广工学子交出暑期“三下乡”答卷
  • 市集经济绘就共富新画卷——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市集引擎·共富浙行实践团
  • “双院联动践初心,械材赋能拓职路”实践团赴中国轴承陈列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二)
  • 烽火回响,号角不息|Mr.China团队深入南京,追寻民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