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青春步履丈山河,双语薪火传华章

    发布时间:2025-08-10     阅读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Mr.China团队
青春步履丈山河,双语薪火传华章

2025年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Mr.China社会实践团队跨越江苏、安徽、江西至新加坡多地,沿红色足迹传承民族精神,循非遗文化追溯文明根脉,深入乡村捕捉振兴活力,跨越山海对话瓷韵文明,以双语镜头为笔,用青年视角记录立体中国,让中国故事在多语种传播中跨越国界。

南京抗战:铭记不屈史诗,传承和平信念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团队奔赴南京,以“苦难—抗争—和平”为主线,开展“硝烟散尽,号角依然”主题实践。
团队走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中山陵音乐台三个重要抗战地标,运用多镜头拍摄和英语解说,讲述南京艰苦抗战历史,探寻中华民族精神。
团队用双语影像串联历史记忆,传递和平呼唤,在各平台发布视频,既让国人重温斗争岁月,更向世界传递“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的中国信念,让抗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力量。



灌南剪纸:指尖非遗流光,托起文化重量
团队走进连云港市灌南县,以“指尖上的非遗:剪纸里的中国密码”为主题,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灌南剪纸,以镜头和双语记录传承与创新。
在孙洪香剪纸工作室,团队沉浸式体验千年剪纸技艺。孙洪香老师现场展示“精细线条剪法”“多刀对称叠剪”等独创技法,并指导同学亲手剪制纹样。镜头特写孙洪香老师的代表作《西游记》系列剪纸的灵动神韵,更追踪其作品在捷克、马来西亚文化交流中的绽放时刻。
通过作品参观和亲身体验,团队沉浸式感受了剪纸的魅力,通过镜头解码非遗传承的“中国智慧”,让这项国家级非遗的流光,在跨语言传播中照亮更广阔的文化舞台。



广德振兴:田畴铺展新颜,探寻振兴密码
团队深入安徽广德乡村,开展“古道焕新彩,青山育金芽”主题实践,探寻砖桥村和金鸡笼村的差异化振兴之路。
砖桥村侧重于生态文化振兴,深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千年古桥与原始林场,利用古银杏、宋代古桥和非遗龙灯等文化资源,激活文旅融合,驱动经济发展。
金鸡笼村以党建为引领,打造“现代智慧茶园”,拓展销售渠道,建设“十里茶谷万亩茶园”产业带,走上了科技兴茶之路,让传统茶产业焕发数字新活力。
团队深入了解两村因地制宜的特色振兴之路,让世界看见中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化路径,感受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传递中国故事的温度与广度。



双城瓷韵:跨越山海对话,共谱文明新篇
团队先后走进景德镇与新加坡,以“景瓷凝粹,狮瓷聚华”为主题,开启跨地域文化探寻之旅,用镜头记录千年瓷艺的守正与创新,探寻瓷器里的文明交融。
在景德镇,团队深入古窑民俗博览区,近距离观摩工匠拉坯、施釉、烧制等精湛工序,触摸千年不熄的窑火温度;走进御窑博物馆,通过龙凤纹饰、缠枝莲纹承载的吉祥寓意和出土瓷片体现的工匠精神,成员深刻感受到瓷器从瓷土到成器的文化重生,更明晰了守护千年匠心与文化自信的责任。
远赴新加坡后,团队聚焦娘惹瓷文化,在加东如切区的彩色店屋间捕捉中式传统与南洋风情的碰撞,在土生华人博物馆通过拍摄与访谈,探寻娘惹瓷演变脉络。镜头记录娘惹瓷冲泡拉茶、承装糕点的画面,展现了中华瓷艺通过“茶瓷共生”融入生活日常,在异域土壤中得到创新发展。
此次双城实践,团队既记录了景德镇瓷器的千年传承根脉,也见证了新加坡娘惹瓷的跨海融合新貌。团队希望以瓷为桥,让文化传承的温度在青年心中延续,向世界传递“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理念。



从烽火岁月的精神传承到非遗技艺的活态延续,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到横跨两地的文明对话,Mr.China团队用暑期实践勾勒出中国故事的多元维度。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青年视角深挖文化精粹,用双语影像架起连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让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上持续绽放光彩,让世界透过镜头读懂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步履丈山河,双语薪火传华章
  • 2025年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Mr.China社会实践团队跨越江苏、安徽、江西至新加坡多地,沿红色足迹传承民族精神,循非遗文化追溯文明根
  • 社会实践 2025-08-10
  • 栀香漫响堂 青春寻发展
  • 为积极响应国家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探索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7月19日,南京审计大学“数承红韵”实践团
  • 社会实践 202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