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学院新时代文明筑梦实践服务队在汝州蟒川镇敬老院开展暑假三下乡相关活动。此次活动以“青春暖心行,情暖夕阳红”为主题,旨在切实做到志愿服务精神,关爱老人,陪伴老人。并在此过程中用心体悟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志愿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志愿队成员到达蟒川镇敬老院 张彤 摄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蟒川镇敬老院。院长叔叔早已在门口等候,她笑着接过我们手里的东西:“可把你们盼来了,老人们一早就念叨着呢。” 院子里的老槐树底下,几位老人正摇着蒲扇聊天,看到我们来了,都笑着往这边望。
放下东西我们就开始分头忙活。男生们扛着扫帚、拖把冲向各个房间,78 岁的张爷爷拄着拐杖跟在后面说“慢点慢点,真是太辛苦你们啦” 我们边打扫边听他讲过去的故事。女生们则分成两组,一组帮老人整理床铺,把皱巴巴的被单铺平,将歪歪扭扭的枕头摆整齐;另一组跟着厨房阿姨学切西瓜,鲜红的瓜瓤刚端出来,就被老人们围了上来,我们给爷爷奶奶们分发着西瓜,李奶奶咬了一大口:“这瓜比蜜还甜!”

志愿者们帮助敬老院老人们打扫卫生 张彤 摄
午饭时间,我们主动承担起打饭的任务。拿着大勺子给老人们盛菜、舀汤,王爷爷笑着说:“孩子们打饭就是实在,菜给得比平时多一倍。” 大家端着餐盘在食堂穿梭,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就把饭菜送到房间,90 岁的陈奶奶拉着我的手说:“有你们在,吃饭都香了。”
下午我们为爷爷奶奶们进行了防诈骗宣传小课堂。我们把老人聚在活动室,用提前准备的漫画手册讲解常见骗局:“有人打电话说您中大奖了,这时候千万别给银行卡号!” 张爷爷听得格外认真,还拿出小本子记笔记:“我孙子总说我容易上当,今天可算学明白了。” 老人们听得认真,我们也从心底感受到开心,逐渐体会到做志愿服务的快乐。
离别的时刻还是来了。爷爷奶奶们都迈着蹒跚的步伐想要送我们到门口。李奶奶拉着我的手反复摩挲,眼里闪着泪光:“下次放假一定再来啊,奶奶喜欢和你们说话。” 行动不便的陈奶奶让护工推着轮椅送我们到门口,嘴里一直念叨着 “路上小心”。我们都依依不舍。在门口和爷爷奶奶们合完照之后我们就出发了。车子发动时,老人们都站在院门口挥手,张爷爷甚至摘下帽子挥动着,直到敬老院的红砖墙消失在后视镜里,大家的挥手身影还在脑海里晃动。

志愿者在敬老院门口与老人合照 张彤 摄
这次三下乡之旅让我们真正读懂了志愿服务的意义。我们原本以为是来给予温暖的,却收获了更多感动与成长。打扫卫生时的欢声笑语,打饭时的贴心叮嘱,防诈骗课堂上的认真专注,都让我们明白:志愿服务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用真诚换真心的双向奔赴。老人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多么贵重的礼物,而是有人愿意花时间倾听他们的故事,关注他们的需求。当我们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感受到他们紧握的双手,就懂得了这些平凡举动背后的重量 —— 这不仅是对老人的陪伴,更是对责任与担当的践行,让我们在青春岁月里刻下了最温暖的成长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