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一堂侗族花纹课:让文化之美在指尖绽放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山东大学 罗淼

  近日,济南百花社区的一间教室里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侗族花纹文化课。阳光如细长的侗锦般悄然铺洒在讲台上,授课老师立于其间,望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这堂特殊的课程正让少数民族的文化密码,悄悄叩开孩子们的心扉。​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稷下榴语·山河同心”寻根溯源民族调研团近期策划了系列民族文化体验课程,此次侗族花纹文化课便是其中之一。​

  课堂伊始,一段侗族风情纪录片作为导入内容,片中秀丽的侗寨风光、精美的服饰与建筑瞬间抓住了学生们的目光。“这些花纹有什么特别之处?” 老师的提问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正式开启了对侗族花纹的探索之旅。

  在讲解环节,PPT 上展示的鱼纹、蜘蛛纹、太阳纹、井纹等纹样让学生们目不暇接。老师结合侗族的历史与习俗,为孩子们揭秘了纹样背后的故事:鱼纹承载着侗族人对纯净生活的向往,常见于织锦背带,寄托着长辈对孩子的祝福;蜘蛛纹与侗族 “萨” 神信仰相关,被视为平安与喜事的象征;太阳纹作为 “万物之神” 的化身,在儿童服饰中传递着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祈愿;而井纹则源于侗族人对水的崇敬,见证着村寨的生活智慧。​

  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化身为 “纹样传承人”,拿起彩笔勾勒起来,太阳纹、水波纹纷纷跃然纸上:有的孩子临摹简洁灵动的鱼纹,有的尝试创作抽象的太阳纹,还有的小组合作制作 “侗族花纹卡片”,将纹样绘制与文化解读一一对应。互动游戏时,“花纹展示卡” 与 “文化解读卡” 的匹配挑战让课堂氛围愈发热烈 —— 学生们在抢答与讲解中加深了对纹样的理解,正确匹配的小组不仅收获了奖励贴纸,更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课程尾声,师生共同回顾了侗族花纹的文化密码,欣赏着大家共同画出的那些歪扭的鱼纹、灵动的蜘蛛纹…… 这些花纹此刻仿佛有了生命。授课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参与课程的学生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这样的课程特别有意义,孩子回家后兴奋地给我讲侗族花纹的故事,还拿出自己画的纹样给我看,让我也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

  人们期待,那些曾隔着岁月与地域的文化符号,能借着这类课程的光,成为孩子们掌心可触、梦里可寻的朋友,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芒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