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暑期“三下乡”】明德新青年 重走长征路“长征烽火燃·赤旗映淳安”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杭州淳安暑期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长征烽火燃·赤旗映淳安”暑期社会实践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8月12日至16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长征烽火燃·赤旗映淳安”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王晶的带领下赴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及周边地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红色研学及长征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走访革命旧址、参观纪念馆、探寻历史遗迹等方式,在行走中感悟革命精神,在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在行动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8月12日
  探寻乡村振兴的红色密码

  实践队首站抵达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这里被誉为“梦开始的地方”,曾是淳安县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庄之一,如今已蝶变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队员们追寻村里的红色足迹,参观了下姜村党史学习教育馆,聆听了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在与村团委书记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下姜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的嘱托,通过发展民宿、生态农业等产业,实现了从“穷山沟”到“绿富美”的华丽转身。队员们纷纷表示,下姜村的变迁是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让大家深刻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8月13日
  重温红军抗日先遣队的烽火岁月

  实践队抵达淳安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由红七军团改编而成,是为了策应中央红军主力实现战略转移,促使红军长征顺利进行,今天,我们来到纪念馆,追溯长征历史,延续长征血脉。在青松林间,一座刻着"孤魂碑"的圆形坟冢静默矗立。这里长眠着77位1934至1937年间牺牲的无名红军战士。当年村民为避迫害,以"孤魂碑"之名暗护英灵,更流传着幸存战士冒死收殓战友遗骨、临终托付守墓的悲壮往事。在纪念馆内,丰富的历史图片、珍贵的文物展品,生动再现了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淳安的战斗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认真聆听了先遣队将士们突破敌人封锁、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尤其是方志敏、寻淮洲等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故事,让在场的每一位队员深受震撼。在茶山古道,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历史,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古道上,我们的脚步声仿佛与当年红军的行军步伐遥相呼应,他们轻抚着路边历经风雨的岩石,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留下的温度。
  8月14日
  铭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

  实践队前往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纪念馆内“侵略暴行”“不屈抗争”“胜利受降”三个展区,系统展示了浙江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经历的苦难与抗争。在“受降厅”内,当年日本侵略者递交投降书的场景复原,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通过观看历史影像资料、馆内展示等,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8月15日
  在红色街巷中追寻初心印记

  实践队走进杭州城区,开启了一场“红色街巷里的初心之旅”。在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队员们了解到1922年中共杭州小组成立的历程,这是浙江最早的党组织,点燃了浙江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墙上“发动群众,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题词格外醒目,队员们深切体会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随后,实践队来到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参观了日本驻杭领事馆旧址,这段屈辱的历史遗迹,时刻警示着队员们“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道理。在杭州抗击非典纪念雕塑前,队员们驻足沉思,2003年,杭州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战胜非典的壮举,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面前的强大凝聚力。
  8月16日
  感悟浙江革命与文化的交融传承

   实践队队员走进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苍松翠柏间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纪念馆内,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文物,无声诉说着浙里儿女的抗争史。从辛亥革命时期的志士仁人为推翻帝制奔走呐喊,到抗日战争中浙东抗日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从解放战争时期钱塘江两岸的解放斗争,到新中国成立后为保家卫国、建设家园奉献生命的英烈事迹,一段段历史脉络清晰铺展。在“浙江革命烈士事迹展”展区,队员们驻足于“雨花台烈士”“上甘岭英雄”等专题展前,认真观看人物事迹描述。当看到年仅29岁的浙江籍烈士蔡永祥为保护列车安全,在钱塘江大桥上毅然扑向铁轨排除险情的事迹时,现场一片肃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先烈们用生命践行的初心,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红色江山来之不易”的厚重内涵。在纪念碑广场,队员们在红旗下鞠躬致敬。面向鲜红的党旗,全体成员重温入党誓词,誓言铿锵,回荡在纪念馆上空。
  实践队来到浙江省博物馆参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展览共展出革命文物170余件(组),由集结成军、向阳而生、砥砺前行三个部分构成,展示了方志敏、寻淮洲等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及之后刘英、粟裕领导的挺进师坚持战斗,最后奔赴抗战前线的革命历程。其中,江西省博物馆参展的一级文物“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印发的传单《中国能不能抗日》”等多件珍贵文物均为首次展出。此次展览是整合四省革命文物资源、深化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旨在通过展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和挺进师的英勇事迹,弘扬方志敏等革命先辈爱党爱国的伟大精神,激励人们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奋斗。
  以青春之我传长征之火
  如今,长征精神依然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它提醒着大家,无论面对多大的挑战,都要坚守信念、勇于担当,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而“长征烽火燃赤旗映淳安”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杭州淳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队探访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战斗遗迹以及各个红色纪念馆等正是长征精神在浙江大地的生动延续,让红色基因跨越时空,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在红色实地研学中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家国情怀,让队员们踏着红色足迹在实地研学中,将革命先辈的故事与长征的壮阔史诗相串联,更深切地感悟到那份穿越时空的崇高精神与家国情怀。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要以长征精神为指引,在新的长征路上,勇往直前,克服一切困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拼搏。

图文:王晶 吴贾瑶 陈诺依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