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到商场:一场关于“最后一程”的社会对话
今日大学生网8月19日电(通讯员吴泽睿)“您听说过安宁疗护吗?”“如果生命进入终末期,您更希望接受怎样的照护?”近日,丽水学院“微光筑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丽水市中心医院、丽水市中医院、万地广场、银泰广场等公共场所,手持问卷、深入人群,开展以“倾听城市心跳,关注生命终章”为主题的安宁疗护社会调查与理念传播活动,用一次又一次真诚的对话,叩响公众对临终关怀的认知之门。
没有讲台,没有展板,有的只是一份份精心设计的问卷和一颗颗愿意倾听的心。此次实践活动聚焦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现状与接受意愿,团队成员以“一对一交流+问卷填写+简要宣导”的形式,在医院候诊区、中医门诊大厅、商业综合体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实地调研,力求在真实社会语境中收集最贴近民生的声音。
在中心医院与市中医院,队员们利用患者及家属候诊的间隙上前沟通。“我们不是来做宣传的,是想听听您的真实想法。”一句开场白,拉近了医学生与市民之间的距离。在耐心解释“安宁疗护”并非“放弃治疗”,而是通过疼痛控制、心理支持、人文关怀等方式提升生命末期生活质量后,许多受访者频频点头,感慨“原来还有这样的选择”。
“我父亲去年走得很匆忙,一直在抢救,其实他早就说过不想受罪……”一位中年女士在填写问卷时眼眶泛红。她坦言,如果早些了解安宁疗护,或许能为父亲做出更符合他意愿的选择。这样真实而沉重的回应,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这项调研背后的意义——它不仅是一次数据收集,更是一场关于生命尊严的共情对话。
在万地广场与银泰广场,团队采取流动式调研方式,将生命教育悄然融入日常场景。面对年轻人,队员们探讨生死观与家庭沟通话题;面对老年群体,则更多关注其自身健康预期与照护意愿。不少大学生模样的受访者表示:“我们很少谈‘死’,但这堂课迟早要上。今天填的不仅是一份问卷,更像是一次提前的人生思考。”
“我们不追求轰轰烈烈的宣讲,只想用最朴素的方式,把一份关于生命温度的认知,送到更多人面前。”团队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团队将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并计划在校内举办“生命教育分享会”,通过情景模拟、访谈回放等形式,让更多青年学子关注临终关怀议题。
从医院到商场,从问卷到对话,这群医学生正以脚步丈量社会认知的深度,用声音传递生命的重量。他们相信,哪怕只是一个人因此开始思考“如何有尊严地告别”,这场“微光”行动,便已照亮了某个角落。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二七纪念馆研学
- 对二七纪念馆的深入理解,对先烈的缅怀,对中国精神的弘扬。
- 社会实践 2025-08-19
- 我院学子赴含山县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 为深入了解含山县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赴含山县实地经济调研实践团队秉持着严谨务实的态度,严格按照精心制定
- 社会实践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