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豫海镇罗山社区活动室内,60余名少年儿童的目光聚焦于投影屏上动态展开的中国地图。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提灯传宿火·安本护家国”社会实践队的戴悦然和王欣丫,正以一场别开生面的
国土安全主题教育课,将“国家版图意识”的种子播撒进西北孩子的心田。这堂融合了情景模拟、实物教具与在地化案例的创新课程,是“行走的思政课”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课堂伊始,戴悦然采用
“双线叙事”深化孩子们对“国土安全”的理解。
历史线展示了同心县红军西征时期保卫盐池的史料照片,阐释“一粒盐巴支撑革命”的物资安全意义;
现代线则播放团队自制的《我的家乡守护者》微纪录片,记录风电工程师维护能源设施、牧民举报可疑测绘等真实案例。王欣丫则通过
情景模拟演练,引导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如何守护国土安全。“暴风雨导致铁路中断,救灾物资如何送达?”王欣丫引入
“灾害链推演”思维工具,引导少年用磁贴标记塌方风险点、医疗物资集散站。在
“国土安全拼图”桌游环节,两位同学运用了三个模块来诠释安全主题演绎,模块一是识别风险卡牌(如“网络谣言煽动割裂”“非法测绘盗取数据”);
模块二是匹配应对角色(边防战士、网信办专员、自然资源稽查员);
模块三是拼合守护成就(将卡牌嵌入宁夏行政区划拼图缺口),当所有缺口被“守护行动”填满时,电子屏绽放出贺兰山岩画凤凰图案。“每张卡牌都是国土安全的铠甲鳞片!”戴悦然指着凤凰羽翼解释道。通过创新生动的课程演绎,孩子们
从文化根脉生发守护自觉,推动构建了可持续的长效育人机制。
正如王欣丫所言:“国家安全教育不是灌输概念,而是点燃火种——当孩子抚摸贺兰山岩时懂得‘此山即我国土’,星火便已成炬。”未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提灯传宿火·安本护家国”社会实践队会继续出发,为守护国家安全、普及国家安全教育贡献青春力量。